《回档之1995》转载请注明来源:重生流小说chongshengliu.com
第23章过
商都市中心区,距离川河畔中心公园不远的成江路29号,一栋白色的五层办公楼,这里是下辖《青旭》、《商海》等多本杂志的中原博艺出版社总部所在。
时间是7月7日。
星期五。
1995年全国高考的第一天,《青旭》杂志的年轻编辑方薇早上在职工宿舍醒来,洗漱时,一边刷着牙,一边想到高考的事情,再联想自身工后这几年的遭遇,感慨世事无常。
即将周末,方薇的心情一点都不好。
昨天,《青旭》杂志的7月份最新一期销量初步统计出炉,终于还是跌破了6000本,再加上整个博艺出版社的情况都不是很好,继续这样下去,方薇觉得,自己大概率要和李东宝那样,考虑寻找新工的事情了。
出了卫生间,室友张晓晓只穿了贴身的背心短裤,正坐在桌前化妆,见方薇走出,透过梳妆镜望来,哪壶不开提哪壶:“听说你们跌破6000了?”
方薇瞄了眼张晓晓背向自己的娇美曲线和镜子里那张瓜子俏脸,想着难道环境好了人都会变美?
自己这段时间就挺憔悴的。
至于张晓晓的问题,干脆不答。
刚入职时的雄心早没了,今年25岁,也该考虑嫁人的事情。
回到剧情,方薇盘算,或许,可以把偶尔冒出的伤感支线删掉。
这是哪个旮旯?
虽然提前就有预期,谭丰振还是被这份设定惊艳了一把,感慨道:“欧·亨利式结局啊,而且,故事布局的巧妙程度还要更精致,竟然能想出幻想角色这样的点子,实在是厉害。”
无论文章质量如何,稍后都要拿给主编看看。
秦四围顿时不满:“老谭,短诗不都是十块吗,我上次那首就是十块啊?”
“无脸的怪物爬上山巅。”
谭丰振稍稍回味,认同道:“这倒也是。”
秦四围站起身,清了清嗓子,声情并茂地开始念:
说着还补充:“投稿人是河元的,您要过了,不管是不是一稿多投,咱们立刻回一封‘用稿通知’,两天就能到,说不定就抢先了呢?”
说实在话,如果有机会,方薇也想过去。
对于少年少女的相处,笔触灵动而细腻,一些段落,即使是阅读量足够多的方薇,也忍不住反复品味。
连续多本书都卖得不好,下游书商拖着不给结款,出版社也就无法支付印刷厂的款项,再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开支,整个博艺,哪怕减去应收账款,据说净债务规模也已经超过了700万。
看了眼,来自河元,商都下辖的县级市。信封鼓鼓囊囊,看来字数还不少。
方薇想了下,摇头:“我没注意这个。”
其中几个还是从《青旭》团队跑过去的。
因为许白只是林清的幻想,一个不存在的家伙,当然要排在女主角后面。
名叫苏二年的中年编辑摇头道:“都没准信。”
方薇从衣架上取了衣服飞快穿上,还是没忍住,反击道:“你明明知道为什么,就别说风凉话了。”
方薇不解:“怎么了?”
办公室内。
明白能有三百已经不易。
退稿?
以前还有,现在,为了省一点邮费,就免了。
别人再有了好文章,投给能开二三十甚至更多稿费的一线杂志,不香么?
谭丰振又一阵权衡过后,终于还是开口:“这样,这篇就给千字三十吧,也不能再多了,小方,别嫌我抠,咱们真不宽裕。另外,约稿的事情,也先放放,看看这篇文章的反响再说。”
虽然《土狗黑子》让人失望,但还是要努力向名家约稿。
标准也就可以想见。
嗯……什么意思?
反正,也没听说过。
再次瞄了眼面前的小说,这次想到的是,这么好的一位者,不管背后有什么猫腻,一旦被其他报刊杂志发掘,《青旭》这边,肯定是抢不过啊!
而且……
如果这篇文章是一稿多投,同时被几家杂志看中,人家还愿不愿意在《青旭》上发表,就又是问题了。
至于大家,人家投《收获》不好吗,投《十月》不好吗,凭什么理你?
因此,就需要杂志社求着约稿。
其中一位中年编辑李同先开口,却是坏消息:“主编,咱们从一些学校老师那里针对性收来的稿子我都看过了,八股气太重,还不如《土狗黑子》。”
连忙找寻者资料。
“继续跟着,”谭丰振稍微犹豫,补充道:“我再批给你300块,如果有机会,请人吃个饭也行。”
简直暴殄天物。
因为小说是以林清的视角展开的。
真是笑话啊。
方薇觉得,这篇小说的立意,应该有描写青春期孤独与迷茫的意思,然而,其实不必。
方薇也想到了《土狗黑子》,那可相当于给了千字160元啊。
《青旭》的经营状况不佳,大家其实都在变着法寻求突破,那篇《土狗黑子》,就是主编谭丰振亲自追了两个月,才从一位八十年代发表过几部卖座长篇的大家那里求来。
不会是打印的吧?
脑海中下意识闪过这个念头,稍稍辨别,方薇就确定,完全手写,红线稿纸可上不了打印机,何况,还是用蓝色圆珠笔书写的。
苏二年想说300块怎么够,想想还是没开口。
“深渊张眼。”
不加入这些,只是少年少女的张扬青春,也足够啊。
就说过去一年,至少有三次,为了凑齐稿件保证出版,大家都只能矮子里面拔高个,甚至,实在凑不齐,编辑们还要亲自动笔。
再继续读。
十万啊!
六千啊!
多少倍来着?
方薇其实也是类似想法,此时却忍不住反驳一下:“说不准呀,或许是心态足够年轻呢?”
“咱们还有什么口碑啊。”
挺有意思。
因此说压力大显然是胡扯。
然而,却又刻意添加着一些伤感。
问题在于……
甚至,如果能因此离开博艺,自然更好。
不愧是比方薇多吃了几十年的盐,谭丰振有所察觉,但琢磨了下,还是没弄清问题所在。
虽然讲了太多年的男女平等,但,很多时候,男人的名字往往都排在女人前面。
要知道,《青旭》给普通者开出的稿酬,往往才10块钱一千字。
方薇因此还很有优越感。
“黑夜逃散。”
众人都放下手中活计,抬头看来。
方薇直接在对面坐下,笑道:“谁能用圆珠笔打印啊?”
忽然很想见见对方。
说着已经拿起,还产生了和方薇一样的想法:“不会是打印的吧?”
《商海》杂志团队去年挪去了三楼。
谭丰振是个细致的人,却不古板,气氛太压抑,他也想缓和一下,就笑道:“念念。”
“就算不开专栏,咱们也可以继续约稿啊,”方薇想起来,建议道:“用稿通知里,我再附带一封约稿信,怎么样?”
这位者,似乎是个男的,但,却很懂女人。
这几年习惯了勤俭持家的谭丰振下意识道:“你知道的,普通者,都是千字十块。”
约了稿,万一再约出一篇《土狗黑子》,谭丰振觉得自己承受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