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流小说

分节阅读 589

《大国重工》转载请注明来源:重生流小说chongshengliu.com

,身家至少过亿,否则也没有与阮福根称兄道弟的资格了。

第八百九十五章在非洲当农民

大家互相见过礼,杜晓远招呼大家进了饭店,来到他订好的包间,开始安排众人入席。这一干人来自于好几个系统,所以排座次还是有些讲究的。杜晓远这些年也长了不少阅历,处理这种事情倒也是轻车熟路,没有出什么差池。

饭店里用的是圆桌,主座次座的区别不是很明显。上首两个位置,一个请胥文良坐了,这一点大家都没有异议,毕竟老爷子的岁数在那放着,再加上是工业界的前辈,在场的民营企业家们对他也是充满敬意的。另一个位置,是由冯啸辰坐的,他再三声称阮福根比他年长,更应坐在上首,但阮福根哪敢答应,最后硬按着冯啸辰坐下了。

往下的位置,基本上就是照着身家与年龄的综合考量来安排了,杜晓远和冯啸辰的秘书杭锦坐在了最下首的位置。万官生和梁东明等倒是象征性地谦让了一下,说杜晓远是工业园的领导,不应当坐在下首。换成其他场合,杜晓远或许会半推半就地选一个稍微好一点的位置坐,但这一次有冯啸辰在场,他就只能选择低调了,坚称自己是为大家服务的,坐在靠门边的地方,方便上菜买单之类。

坎代工业园的规模不小,入住的中国企业就有六七十家,再加上加贝本地的企业以及少数欧美日韩的企业,林林总总有一两万人,所以服务业也非常兴旺,什么餐饮住宿、购物保健之类的门店足足有一条长街,据说连周围几个城市的居民都会时不时地跑过来消费。

刚才杜晓远带着冯啸辰等人过来的时候,冯啸辰注意到,这里的门店一多半都挂着中文字号,装修风格也是极具中国特点,乍一看让人误以为是走进了国内某个城市的商业街。杜晓远介绍说,在坎代工业园里,汉语是通用语言之一,会说汉语就能够通行无阻,相反,如果只会说加贝当地语言,生活上就会遇到各种障碍。

他们此时用餐的这家饭店,便是十足的中餐馆。端盘子的姑娘倒是本地黑人,但领班是如假包换的海东妹子,一口海东味的普通话让冯啸辰听着都觉得难懂,可那些黑人服务员却能与她用中文应答如流。细细听来,似乎黑人服务员的中文也是带着些海东口音的。

“这个店的老板就是我们会安人,和我老婆家的表舅是一个村子的。他当初到非洲来开饭店,还找瑞东帮过忙呢。”

阮福根这样对冯啸辰介绍道。

“我知道他。”

万官生也插进话来,“他现在在会安也有点小名气了。当初他到非洲来的时候,就是个穷光蛋,干了两年就回老家盖了房子。后来他带了村里好多人到非洲来开饭馆,都发了财。”

“这种事我倒也听说过。”

冯啸辰点点头,“我陈姐也在非洲开了六七家分店,生意也都不错呢。”

“你说的是陈总吧”阮福根说。他也是认识陈抒涵的,这其中既有因为冯啸辰的原因,也有与杨海帆的关系。他说:“陈总做的是大买卖,走高档路线的。她开的春天酒楼的分店,都是在非洲的大城市。我们海东出来的这些小老板,主要是在非洲的二三线城市,还有这些中国工业园啥的,赚的都是小钱。”

杜晓远笑道:“咱们吃饭的这家饭馆的老板,赚的可不算是小钱了。在我们工业园有种说法,开厂子的还不如送盒饭的赚钱多。这话稍微有点夸张,不过也说明开饭馆是很赚钱的生意。”

冯啸辰说:“晓远,你这话也得看对谁说,在阮总、万总、梁总他们眼里,区区一家饭馆赚的钱,就绝对是小钱了。阮总他们要做点啥业务,个把亿的利润都只能算是小目标呢。”

阮福根赶紧摆手,说:“冯总这是笑话我们呢,我其实就是个农民,哪有冯总那么大的手笔。冯总收购普迈,一笔生意就是论十亿欧元的利润,那才叫气魄呢。”

冯啸辰说:“阮总,30年前你就成天把农民两个字挂在嘴上,你现在都几十亿身家了,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农民吗”

阮福根快速地与万官生他们交换了个眼色,然后嘿嘿笑着说:“冯总,你还真说对了,我老阮天生就是个农民,这不,我这趟到非洲来,就是来当农民的。”

“什么意思”冯啸辰敏感地意识到阮福根话里有话,自己刚才不过是用农民二字与阮福根逗趣,阮福根却来了个打蛇随棍上,把话头引到了农民问题上,这就不是随口说说的了。再联想到阮福根专门挑他到非洲的时候跟过来,宁可在王瑞东那里等上七八天,也要与他见上一面,显然是有事情要与他说。

果然,阮福根放下手里的酒杯,露出一脸憨厚的笑容,说道:“冯总,不瞒你说,我们几个这趟到坎代来,除了想拜见一下冯总以外,还有一点事情,想和冯总说说,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不合适”冯啸辰把脸一板,直接给阮福根吃了个瘪。

“呃”阮福根一脸苦相,不知道哪里得罪了冯啸辰。

冯啸辰绷着脸,用手虚指着阮福根,说:“老阮啊老阮,你现在好歹也是个知名企业家了,能不能改改这个说话吞吞吐吐的毛病。咱俩都有30多年的交情了,我小舅子和你的小舅子是合伙做生意的,你在我面前还装这套可怜巴巴的样子干什么你这样一口一个冯总,还说什么拜见啥的,那我就摆摆冯总的谱,你以为冯总是那么好说话的吗”

“哈哈,老阮,挨批评了吧”梁东明在一旁用幸灾乐祸的口气说,“我早跟你说过了,冯总这个人平易近人,不摆架子,对咱们一向都是当成自己人的,你在冯总面前用不着这样拐弯抹角,有什么事情直说就是。你还不信,现在看看,惹冯总生气了吧”

这番话,可谓是把拍马屁演绎到了极致,还多少堵上了冯啸辰的嘴,让他没法拒绝自己的要求。当然,这也是因为梁东明他们知道冯啸辰的确是个可亲近的官员,换成其他人,他们是不敢这样说话的。

一通哈哈打过,大家终于言归正传。阮福根开始向冯啸辰说自己的事情,冯啸辰也收起刚才装出来的冷漠表情,认真地听着。

“冯总,不瞒你说,我和老万、老梁他们几个,现在还真的是在当农民。我们前几年在戈斯内尔国包了一万多公顷的土地,种粮食和蔬菜,收益还不错。”

阮福根说道。

“哦,还有这样的事,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冯啸辰面有惊讶之色。

国内商人到非洲租土地搞农业的事情,冯啸辰是知道的,他婶子曹靖敏可以算是最早的开拓者,现在她虽然已经回国去了,但还拥有非洲一个农场的股权。近年来,随着中非合不断深化,国内企业以及个人投资者都有到非洲进行农业投资的,这已经不算是新鲜事了。冯啸辰觉得惊讶的,只是从未听阮福根说过到非洲包土地的事情,不知道这位仁兄怎么也干起这行来了。

阮福根显出几分难为情的样子,说:“其实我一开始也是随便玩玩,我们在非洲做的一个工程,对方政府欠了我们的设备款,一时还不上,就和我商量,说能不能用土地来还。我看了他们的土地,非常肥的土壤,就是没人耕种,撂荒在哪里都有多少年了。我这个人骨子里还是个农民,就看不得土地荒废,所以就答应下来了。种了一年小麦,发现收成还真不错,这才拉了老万、老梁他们,认认真真地包了一万多公顷,准备搞大农业。”

梁东明补充说:“是啊,非洲这个地方的土地实在是太多了,当地人根本就懒得去种。我们向戈斯内尔政府要求租地,他们说想租多少都可以,租金也便宜,一亩地还不到两块钱人民币,就是前期还需要投入一些修建灌溉设施的费用,搞好了,后面就可以躺着赚钱了。”

“你们在非洲种田,劳动力的问题怎么解决我觉得非洲本地人好像挺懒的,要不怎么能够守着这么多荒地,还经常闹饥荒呢。”

宁默插话道。他这一段与非洲企业做生意,也算是对非洲有一些了解了,他的这个观点倒也不算是偏颇。

万官生嘿嘿笑道:“这个问题,倒真是挺有意思的。我们一开始也觉得非洲人懒,请他们干活肯定不行。但是我们要种田,总不能所有的劳动力都从国内聘过来吧,这成本就太高了。后来,我们就试着请了一些非洲人来帮忙,结果大出所料,这些非洲人有把子力气,做事也勤快,而且工资还低,比我们从国内聘人强多了。”

“可是,既然当地人这么勤快,为什么这么多土地会撂荒呢”冯啸辰好奇地问道。他还真没有深入研究过非洲的农业问题,此前了解的情况多是从婶子那里听来的,而婶子观察问题的程度也有限,所以说不出什么名堂。现在逮着个机会,他自然要问一问的。

第八百九十六章自相残杀

“这事吧,让人怎么说好呢”

阮福根皱起了眉头,脸上的表情说不上是想哭还是想笑,极其地纠结。

“我来说吧。”

梁东明替阮福根接过了话头,说:“我们包了土地以后,从国内聘了一些农技师过来,主要是负责技术方面的事情,田里的劳动肯定是要雇当地人做的。我们贴了招聘启事,给的工资相当于当地一般工人两倍的水平。我专门去他们的农村看过,他们这里的农民穷得很,一天给他们一美元,就足够他们一家人吃饱饭了,比成天在家里闲着要强得多。”

“然后呢”冯啸辰问。

梁东明一摊手:“来应聘的人寥寥无几,那些当地黑人宁可饿肚子,也不愿意到我们这里来工。”

“这是为什么呢”冯啸辰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

梁东明说:“我一开始也不知道啊。后来,那几个应聘来的黑人,刚干了两天,就找我要工资,我说还没到月底,不能发工资,他们就说先把他们这两天的工资借给他们用。我想着可能是他们家里有什么急用钱的事情,就给他们支了工资。结果,他们拿到工资就去买烟买酒,带着全家人下馆子吃饭。把钱花得一干二净,然后再回来上班,接着又要借工资。”

冯啸辰大致听明白了,不由得会心地笑了。

阮福根说:“老梁跟我们一说这个事情,我们就懂了。这里的人不像咱们中国人。咱们赚点小钱,总是想着细水长流,不能一下子花掉了,要存一点以防万一。他们这里的人,都是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无米明日愁。他们荒着这么多地不愿意种,就是因为等不及收获的时候。我们招工说的是工资按月结算,他们也等不及,所以就不愿意来上班了。”

梁东明笑道:“我们明白了这点以后,就把招聘条件改了,规定工资日结,干一天就能拿一天的钱。结果一下子来了好几千人报名,而且干活都特别卖力,比我们在国内雇人还有干劲。”

“哈哈,原来是这样。”

冯啸辰笑了起来,这种事情,他此前也听人说起过,只是没有特别留心。现在听阮福根他们一说,他才发现非洲人的确有这样的特点,如果能够投其所好,这些人其实也是很不错的劳动力。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做“资源诅咒”,大致是说拥有丰富资源的国家,百姓不用付出太多努力,就能够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于是国家就没有了创新的动力,最终反而会沦为落后国家。

非洲的许多地方属于热带气候,植被丰富,人们光是采集野果就能够生存,从而也就养成了即时行乐的习惯。反观中国,人多地少,生存全靠土地的出产,一年辛苦劳才能获得全家人的口粮,稍微耽误一点农时,就会挨饿。这样的地理条件导致中国人时刻都有危机感,不敢有所懈怠。这种习惯即便是到了工业时代,也仍然得以保留。

据国际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居民的储蓄率是全球最高的,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有人把这解释为中国人的“劣根性”,又说这是因为中国的体制无法保障医疗、养老,所以老百姓才不得不存钱。事实上,这恰恰是中国人的一种美德。美国的理财专家认为,个人应当拥有能够保证半年以上支出的储蓄,才是财务健康的表现,而大多数美国人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非洲、南亚、拉美等地方的情况也是如此,资源越丰富的地方,经济反而越落后,这就是资源诅咒的魔力了。

说到这个程度,阮福根等人的话匣子也就打开了,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他们雇佣当地黑人的趣事。据他们说,采取这种工资日结的方式之后,他们就不用发愁用工的问题了,每天都有大量的人等着被招聘。一些人当天结算了工资之后,第二天就不来上班了,因为家里已经有了当天的口粮,只有等这些口粮吃完,他们才会重新来上班赚钱。阮福根他们现在也习惯了这种高流动性的用工方式,这些人不来上班,他们就雇其他人,等过两天,原来那批人又回来了,依然是熟面孔,连培训都用不着。

非洲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如其他地区,但百姓也不再是仅仅满足于吃饭穿衣,而是有了其他方面的需求,比如使用手机。以这些黑人寅吃卯粮的习惯,自然是难以存下钱来买手机的。于是,阮福根他们就想出了一个手机租赁的方法,规定只要农场上一天班,就可以获得手机一天的使用权,用满一年,手机就归对方所有。这样一个政策一推出来,应聘干活的人又多了一倍有余,而且工的连续性也有了保障。

“我琢磨着,照这样做下去,用不了几年时间,这些

小说推荐:《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开局成为柔弱虫母》《放学等我》【新爱下电子书】《国医》《大将》《权力巅峰》《重回千禧当学霸》《大道之上》《1978合成系文豪

齐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重生流小说chongshengli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凡人寻长生:科学修仙录所有人偷听我心声改变悲惨未来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我一堂堂演员绑定个曲库有啥用?视频通万界:开局猴哥上榜被迫与校草做情侣透视医武在身的外卖骑手我比神明还老在民族资产的路上凡人的平凡一生最强渔夫:海岛奶爸假千金出狱后全家都被逼疯了穿越六零:丈夫带我进城了民国穿越女掌柜踏准风口成巨富一人:拘灵遣将?亢金龙娘!穿越七零,我带着养子跑路了离婚协议撕三次,带崽二婚他哭崩了穿的每个世界主角都有病怎么办官场小白到主政一方说好演反派,你怎么假戏真做了?惊!天机门小公主又在摆摊算命全球资本家:从大学开始当首富转世到香港之我是明星绝世神龙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炮灰:女友前世是病娇小男娘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重生93:拎着麻袋去捡漏爹死跟娘被拐改嫁我养大弟妹成家渣夫处处护寡嫂,我靠兽语成国宠!妻子不愿意给我生孩子却给情人生浮萍请你,记得我来过编外的特工降龙传梦想成真却是1958开局抢天赋?我刨你家祖坟霸婿崛起爱吃狗香肠的小奇哥的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