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师父留给自己的那些物件中的一件东西。
“嗯你以前连山都没下过,怎么会有文凭呢那是什么文凭”听到方逸的话后,在场的人全都愣住了,包括胖子和三炮也不知道方逸还有什么文凭。
“是是国家道教学院颁发的一个文凭”
方逸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那是个道教知识进修班,师父曾经说过这进修班的结业证是相当于大专毕业证的,我也不知道管用不管用”
方逸之前一直没想到这茬,就是因为他自个儿心里先没底了,且不说那证件国家承不承认,就方逸看来,那什么结业证和自己的道士方丈证,十有八九都是师父找的做出来的。
“宗教颁发的证件”
听到方逸的描述后,孙连达的眼睛不由亮了起来,一拍大腿道:“小方,你快点去把那证件找出来给我看看,只要能查到你那证件录入的档案,证件就可以用”
孙连达知道,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和宗教信仰,一直都是有特殊政策的,就像是少数民族可以生二胎,藏民日常可以携带刀具,而宗教人士也是有专门的培训学院,按照国家政策,他们的文凭也是被承认的。
而且拥有宗教内的文凭的人如果想进修的话,在报考国家统一考试的时候,还有一定的加分,可以说方逸的那张进修证明要是有存档的话,那绝对是要比普通的大专证有用的多。
“方逸,那些证不是老道士在山下面找小广告做的吧”胖子以前倒是听方逸提过老道士给他办了一些证件,不过对于那些证件的真假,胖子是深表怀疑。
“我也不知道,你们等等,我上去找出来”
方逸闻言苦笑了一声,他还想着等自己有时间了找个道观去挂单,试试自己的道士证是真是假,如果道士证是真的,那别的证件十有八九也就是真的了。
“你快点去拿,我让人一查就知道了”
孙连达摆了摆手,脸上现出一丝兴奋的神色,原本他还以为方逸日后就要走野路子了,没想到他竟然有宗教协会办法的进修证书,这无疑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
s:好像这个星期上三江了,朋友们要是有空就去网站三江页面投张票吧,谢谢大家了。
第五十一章拜师上
方逸这次下山所带的箱子,都放在了满军家的二楼,找起来倒是也方便,到了楼上打开箱子之后,看着那一包用油纸包起来的东西,方逸的神情有些复杂。
以前在山上的时候,老道士几乎每年都要下山一段时间,短则十天半月,长了就需要一个多月以上,这油纸包里的那些证件,就是方逸师父在大限将至的前一年,下山给方逸置办出来的。
俗话说睹物思人,看着这些东西,老道士那玩世不恭的样子顿时出现在方逸的脑海之中,摇了摇头,方逸先是伸手将那串老沉香流珠戴在了手腕上,昨儿打扫卫生的时候他将流珠收进了箱子。
“身份证,道士证,方丈证,道教知识进修证”
打开油纸包后,方逸将几个证件都取了出来,最后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证和道教知识进修证,然后将另外几个证件又小心翼翼的用油纸包好,放在了箱子的底部。
不管怎么说,这些证件都是老道士留给方逸的,对方逸来说也是个念想,就算它们真的全都是老道士找人做的假证,方逸也是舍不得丢弃的。
“方逸,快点拿给我看看”方逸刚走下楼,孙老的身体就站了起来,一脸迫不及待的伸出了手。
倒不是说非要方逸有文凭,孙连达才会将他收为弟子,但有无文凭,将会决定方逸以后所走的道路,从孙连达内心而言,他还是想让方逸有官方的身份,所以对这文凭才会如此看重。
“道教协会颁发的,还有钢印”接过方逸递过来的那一页轻飘飘连封面都没有的纸,孙连达最先是看向了颁发证件的单位和印章,这一看之下,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我看着不假,洪涛,你也看看”
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孙连达将那证件递给了赵洪涛,说道:“这证件的颁发日期写的是九五年,我是听说那几年道教协会办了几次班,没想到方逸竟然也参加了”
朝天宫最早的时候,本就是明朝皇帝为了供奉道家而建造的,现在虽然改成了金陵博物馆,但前几年还是有几个道士在里面的,是以孙连达对于道教的事情多少也有点了解。
“孙老,这证件是师父办的,我没参加过这班”听到孙连达的话后,方逸连忙声明了一下,就算这证件是真的,那也是师父走后门办来的。
“这证是真的就可以”孙连达笑着摆了摆手,他并不是迂腐的人,只要不让他去弄虚假就行,至于这证件怎么来的他就不管了。
“老师,证件应该是真的”
赵洪涛接过证件也是看了好几遍,最后点了点头说道:“上面还有证件号,应该是备案的了,明天我上班之后让人查一下,如果是真的,就让咱们这边的教育部门出具一个证明文件,方逸文凭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好,只要这证管用,小方你就参加年底的全国统考”听到赵洪涛的话后,孙连达很是高兴,招了招手说道:“来,大家都坐,今儿老头子高兴,咱们再喝上几杯”
“老师,您想收学生,也得先问问方逸愿意不愿意啊”在把证件还给方逸之后,赵洪涛小声的在老师耳边说了一句。
“嗨,你看我,这是高兴过头了”
听到学生的话,孙连达才反应了过来,自己似乎只顾着询问方逸证件文凭的事情,却是忘了问他愿不愿意做自己的弟子了,话说就算方逸考研成功,这导师和学生也是双向选择的啊。
“小方,不知道你想不想做我的弟子,跟我学习文物和古玩鉴定这一方面的知识呢”深深的吸了口气,孙连达终于是将这句话给说了出来,不知道为何,他心里居然还有那么一点点紧张,生怕方逸不答应。
孙连达是老派人,他深知收一个人品德行俱佳的弟子,远要比遇到一个名师难得多,这也是以前很多手艺人遇不到好弟子,宁愿让手艺失传的原因,而要是错过了方逸,恐怕孙连达这辈子也不会再有收弟子的想法了。
“老师竟然说弟子而不是学生,看来真的是看重这个方逸啊”旁边的赵洪涛听到老师的话,在心中暗叹了一声,崩看这两个词意思相近,但实际上的涵义却是天差地远了。
孙连达身为金陵大学的教授,这一生教书育人,可谓是学生满天下,但是这些学生,却是不会像敬重天地君亲师中的“师”那样来敬重孙连达的,因为老师的职业就是培养学生,这也孙连达的工。
不过弟子就是不同了,远了不说,就是在几十年的民国时期,老师对待传衣钵的弟子,和对待儿子差不多都是一般无异的,而徒弟孝敬老师,更是将其当成了自己父辈,两者之间只是差着血缘关系罢了。
看到孙连达不说学生而是说弟子,赵洪涛心里是羡慕不已。
赵洪涛当年跟着孙连达读研究生的时候,还不太懂得行里的这些规矩,所以只是跟着孙连达学习了博物馆管理的相关专业,至于杂项那一块是他自己爱好,后来逐渐接触到的,可以说没能得传孙连达的衣钵。
所以现在在圈内,别人会说赵洪涛是孙连达的学生,但却是不会说赵洪涛是孙连达的弟子,除了自己研究的杂项那一块专业领域,赵洪涛在文物界的名声就不是很响亮了。
“孙老,您想收我做弟子”
虽然之前也猜到几分孙连达的心思,但将这层窗户纸捅破之后,方逸还是愣了一下,开口说道:“孙老,我那文凭并不是真的,也没上过学,您不怕我给您丢人吗”
和孙连达一样,方逸择师也是很慎重的,他虽然很想跟着孙连达学习古玩鉴赏的知识,但丑话还是要说在前面的,否则万一哪一天孙连达在意起方逸学历这些事情,将他逐出师门那就晚了。
“方逸,是误会我的意思了”
听到方逸的话后,孙连达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最看重的是你这个人,而不是学历,我要是想收有学历的研究生,每年都能带好几个,刚才问你学历的事情,只是想让你日后在这行当里走的更顺当一些”
说到这里,孙连达伸手拿起了面前的酒,一口喝了下去,放下酒杯接着说道:“就算你没有任何的学历,只要有真才实学,我相信我孙连达的弟子也不会比任何人差的,怎么样方逸,你愿意跟着老头子学点东西吗”
孙连达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方逸自无不答应的道理了,当下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说道:“老师,我愿意”
“好,好,好”听到方逸的话后,孙连达激动的一拍大腿,说道:“收此佳徒,当浮一大白,洪涛,倒酒”
孙连达这么多年一直没收弟子,就是遇不到品行和悟性都很出色的学生,现在年岁大了,他也经常在想,自己这一身本事没能传下去,未免有点可惜了。
可是今儿方逸拜师,孙连达算是了却了这一桩心愿,他相信,方逸虽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文物鉴定的相关知识,但是以他深厚的历史基础,绝对可以得传自己衣钵的。
“老师,今儿虽然高兴,你也只能再喝一杯了啊”赵洪涛拿起了酒瓶,他知道老师只有三两酒的量,今儿已经是超水平发挥,再喝就要伤身了。
“赵哥,我来给老师敬这杯酒吧”
方逸是很重礼节的人,既然决定拜孙连达为师了,这一拜是不能免掉的,当下接过了赵洪涛手中的酒瓶,在孙连达面前的杯子里倒满了酒。
“老师,这杯酒是弟子敬您的,从今之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方逸会谨记老师教诲,敬请老师饮了这杯酒”
端起酒杯,方逸却是离席来到了孙连达的面前,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拉开孙连达身后的椅子,双膝一软就是跪了下去,双手举杯,恭恭敬敬的抬在了头顶的上方。
“这这,好孩子,起来,快起来,我喝,我一定喝了这杯酒”
孙连达真的是没想到,方逸竟然用了老辈人这一套拜师的仪式,再听到方逸说出来的话,心中顿时激动不已,说话的时候嘴唇都哆嗦起来了,要知道,这样重情懂理的弟子到哪里去找啊
拿过方逸举在头顶的酒杯,孙连达是一饮而尽,放下杯子后用双手扶起了方逸,这怎么看是怎么喜欢,眼中充满了溺爱之情。
“方逸,既然你拜了师,师父就送你一件拜师礼吧”
让方逸坐在身边之后,孙连达从腰间解下一个挂件,交在了方逸的手上,说道:“这是老师家传的一块和田雕琢的渔翁雕件,已经是戴了几辈子人了,今天老师就把他传给你”
“老师,这这可是您家传的”一旁的赵洪涛见到老师竟然拿出了这个手把件,面色不由一变,只是他话还没说完,就在老师眼神的制止下停住了嘴。
第五十二章拜师中
“嗯传家之物”
赵洪涛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方逸还是听出来了,当下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去,他可是知道孙老有两个儿子呢,这要真是传家宝,那自己接过来可不合适。
“方逸,怎么,不敢收”
看到方逸的动,孙连达笑了起来,开口说道:“我刚才不是已经说了吗,这物件的确是家传的,不过从我这辈起,家里就没有经商的人了,这东西送给你倒是很合适”
孙连达出身书香门第,家族在清朝的时候几乎代代都有人在朝廷里面做官,家道很是殷实。
不过到了清末的时候,孙家的家境逐渐衰败了下来,仅靠着家族中以前收藏的一些字画古董维持生计,在这种情况下,孙连达的曾祖带着一批古玩字画,在金陵开了一家古董店。
靠着那批古玩,孙连达的曾祖买进卖出,只用了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将古董店做大,并且在上海等地均是开了分店,生意十分兴隆,而这块品质达到了羊脂白的和田手把件,也就是孙连达的曾祖传下来的。
这个渔翁造型的手把件,雕琢的是传说中一位捕鱼的仙翁,每下一网,皆大丰收,寓意做生意的人佩带着渔翁,就能生意兴旺,连连得利,孙连达的曾祖觉得寓意很好,就一代代的传了下来。
但是到了解放后,孙家一部分分支族人去了国外,留在国内的这一主脉却是无法再继续经营古董店了,所以现在孙连达戴着这手把件,只是出于它是祖传的而已,却是失去了那层寓意。
“长者赐不敢辞,老师,那我就收下了”
听完老师讲的这段典故,方逸还是收下了这块和田的手把件,因为在拜过师之后,方逸就将孙连达当做了自己最亲近的人,就像当年的师父一样,家人给的东西又有什么不能收的呢。
“恭喜老师收了个好弟子”
见到方逸拜完了师,赵洪涛也出言恭喜了起来,并且起身拿了自己的公文包,从里面取出了一个用软布囊包着的东西,递向方逸说道:“老师都给了见面礼,我这做师兄的也不能小气,方逸,这串黄花梨的珠子就为我的礼物吧”
赵洪涛心里清楚,在方逸拜完师之后,如果论及远近亲疏,他现在已经没有方
重生流小说【chongshengliu.com】第一时间更新《神藏》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