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流小说

第六十三回 道纳万象

霖江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重生流小说chongshengli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乍闻有人喝道:“孙恭谨,莫教他跑了!”话未落、人已至。一个黑影从天而降,呼地探爪抓到。

安子衣见形势危急,随即一招‘灵蛇出洞’式飞射过去出手相助。

孙大人孙恭谨与四人同时拔地而起,一齐攻向女子。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妙龄女子莲足一顿,‘嗖’的倒纵出丈余开外,提着安子衣的肩膀,道:“走!”

二人遂施展轻功,转眼之间消失在莽莽丛林中。

时晨光微漾,山上映出冉冉红霞。

踏枝越树飞奔了许久,女子忽止步回首一望,这才长舒口气,道:“大幸、大幸。”

安子衣惑然道:“姑娘,适才那人是谁?”

女子美目打量他几下,道:“赎我眼拙,想不到公子武功如此高强。”

安子衣施礼道:“姑娘见谅,在下并非有意欺瞒。”

女子姗姗走到山溪旁,俯身用嫩如竹笋的一双小手捧起泉水,轻启朱唇饮了两口,若有所思的眺向远方发呆。

安子衣迟疑片刻,斗着胆子问道:“在下冒昧,请问姑娘芳名?”

女子盈盈走到他面前,道:“你是甚么人,师承何人?”

安子衣含笑道:“在下姓安名子衣,授艺恩师乃玉剑书生叶氏风舟也。”

女子恍然点了点头,道:“怪不得你轻功步法与他这般相似,原是他的徒弟。”

安子衣道:“在下承蒙叶大哥不弃,平素常以兄弟相称。”

女子转过身去,复蹲在山溪边撩弄着泉水,道:“他回山了么,于今可好?”

安子衣走到他背后近处,道:“雁山展老亭主之女不日出嫁,叶大哥正操办婚礼。”

女子慢慢站起来,面色诧异,道:“展老亭主有几个女儿?”

安子衣一怔,道:“膝下只生一女,名唤展轻尘。”

那女子忽然射出两道寒冷目光,死死盯住他看。

安子衣不由打了个寒战,总觉这种犀利眼神似曾见过,道句:“既然姑娘不便多谈,在下告辞了。”言毕略一拱手,转身疾行而去。快要走出树林的当儿,回头望去。

妙龄女子仍痴痴的立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安子衣不由暗付:“天底下相似之人何止百千,她与慕容楚楚形貌虽毫无二致,然性格却截然相反,不像慕容楚楚那般骄横跋扈。”至官道走出丈余,又觉不妥。便摇了摇头,转来在她面前,道:“此乃是非之地,姑娘还是早早离去为妙。”

妙龄女子却道:“公子能进入雁荡山,带我去见他好不好?”

安子衣迷惑不解道:“姑娘,你可要找寻叶大哥么?”

女子螓首点了一点,道:“正是。”

安子衣不免略有些踌躇,心下寻思:“我为叶大哥才逃出了芙蓉峰,大丈夫焉能出尔反尔?”可这些日子里,他心中所想的全是慕容楚楚,这女子尽管并非其人,却也长得与之一般无二。常言曰: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何况一个娇滴滴的妙龄女子,实在教他犹豫难决。

正在这时,遥遥传来急促的叮叮当当銮铃之声,初闻时只约数十骑,到后来愈聚愈多,顷刻之间,犹如万马奔腾般,‘哒哒哒......’由远及近。

那女子支耳聆听了会儿,继而俏目圆睁,催促道:“若再拖延,恐雁荡山大祸将至。”

安子衣心道:“你至今没吐露姓名,我怎知是敌是友?倘是朝廷细作被我带进芙蓉峰内,那可万死难辞其咎。”

那女子倏地一把拉住他的胳膊,跃上旁边大树。

安子衣忙定下神来,透过树枝缝隙凝目鸟瞰。

见前后左右的丛林峰峦,影影绰绰的现出许多的锦衣禁卫来,个个腰悬圆月弯刀,背负铁胎弩弓箭矢。行至雁山脚下一处偌大阔地,纷纷跳下马来,吵吵嚷嚷着安扎营寨、取火做饭。

安子衣大惊失色,道:“糟了,早知如此,刚刚就该立即上山禀报,现在可好,想逃也非易事。”遂瞧了女子一眼。

孰料女子坦然自若的靠在树干上,却闭目养起神了。

安子衣心中烦闷:“本想悄悄离开浩然楼,做一个成全尘儿与叶大哥之美的君子,那知官兵来得如此之快,无意间却成了一个临阵脱逃的小人。莫如趁官兵忙乱眼花时,看能不能冲将出去?堂堂七尺男儿死便死了,怕个甚么!”想到这,轻轻拔出宝剑作势欲扑。

妙龄女子小声道:“且慢,捱到晚上再作计较。”

安子衣见她言语轻描淡写,毫不当作一回事。皱眉问道:“姑娘究竟何人?”

妙龄女子依旧闭目缓缓的靠在树干上,轻语道:“说了你也不识得,我乃小、叶风舟的故交好友,姓桂名暮秋,你可听他讲起过?”

安子衣茫然道:“无有,在下从未听叶大哥讲过。”

桂暮秋道:“安公子,叶风舟几时回的山?”

安子衣略作沉吟,道:“估料昨日下昼罢,具体甚么时辰我也不知。”

桂暮秋长叹一口气,幽幽道:“我费尽心机引他去往别处,结果却仍然徒劳无功。”

突然之间,底下军营燃起三缕狼烟,跟着东、南、西三方,俱有三缕狼烟相应。

不多时,呼啦啦奔来百十个余人。这些人身穿奇服异装,携带着各式各样的兵器,男女老幼、高矮俊丑混杂其中,既有和尚道士,也有俊男丽人,与宋土人士大为不同。

只见一个大和尚纵身飞上刚搭建的高台,朗声道:“阿弥陀佛,诸位大驾光临,辛苦、辛苦!”

人群中闪出两个红衣喇嘛,皆长须飘肩。左边的道:“大日金佛,若非瞧在你老情面,咱们天山双煞也不至日夜兼程,远赴这江南之地。”

谷梁飞鹤哈哈大笑,道:“两位兄台,少时畅饮几杯。”

左首一人迈前两步一抱拳,道:“谷梁大哥,咱们昆仑八大金刚也到了。”

谷梁飞鹤抚髯道:“多谢,有劳几位了。”

右首一个瘦如竹竿的老和尚,也跨至台下,道:“谷梁兄,你的龙虎十象功足以傲视天下,区区几个雁荡蟊贼,还须我等出手么?”

谷梁飞鹤双手合十道:“元辰师弟,你此言差矣,那展南征不但被江南侠士尊为武林盟主,精通各门派武功,更有上千名刺卫死士跟随,我辈岂敢小窥?”

话音刚落,又一个肥头大耳的和尚道:“大日金佛,早闻你的龙虎十象功天下无敌,与道教的《古文龙虎经》秘籍,并称南北武学双绝。老衲不才,此番想讨教几招。”

谷梁飞鹤眉头一皱,暗付:“瞧眼前这般局面,已不能空言善罢,势必定要施展几招,震慑一下他们的气焰!”便诺了声阿弥陀佛,道:“原是广成大师,既然如此,恕老衲莽撞无礼,请上来罢。”

广成大师道:“得罪!”人影一晃,业已落在他的身边。

谷梁飞鹤冷哼一声,道:“大师的罗汉拳号称少林一绝,老衲早有耳闻。咱们同为朝廷效力,也不必为此伤了和气。那边有两颗大树,各击三掌何如?”

广成大师扭头扫了一眼,不屑道:“何须三掌,老衲一掌便能拦腰打断。”

谷梁飞鹤跃下高台,走到大树前,道:“大师先请。”

广成大师口中陡然发出低吼,忽地一掌拍出。

只听‘嘭’的一响,大伙再聚目瞧时。

左边那株双人合抱的大树,竟呼啸着飞出数丈开外,骨碌碌滚坠悬崖,良久方听轰隆一声。而地上只留下约莫三尺高的半截树干,切折处甚为平整。

谷梁飞鹤颔首道:“罗汉七星,步走丁丁。左搬右冲快如风,左右流星奔当胸。上不架,低不拦,中心捶,变八卦,两手不离怀,神鬼不敢来。拳眼腰脚练四星,脚步丁丁要进身。头要正势要稳,摔发松肩莫因循。罗汉神打世间无,招疾如电快如风,倒翻风火回身腿,偷步倒踢显奇功。摇身晃膀似蛇行,鬼头探脑见虚盈,流行轻快如走冰,两脚出入如坐骑。马上马下,便是肩肘腕胯膝。又云:两脚出入如坐骑,两脚轻快如走冰。不错、不错!”

广成大师傲然道:“大日金佛,请。”

谷梁飞鹤斜睨他一眼,走到右边大树下,只略微一提真元,展臂随手打去。

众人定睛一看,皆忍不住哄然大笑。那株大树居然牢牢的长在那里,屹立不动。

广成大师进前端详一会儿,忍不住伸指轻轻一点。骤闻‘咔嚓嚓’巨响,大树居然齐根而断。

大伙大惊失色,慌一齐拥上前低头去看。只见大树经脉已碎成粉屑,止余树皮尚完好无缺的包裹在外。

广成大师额头不由沁出汗珠,诚惶诚恐道:“大日金佛果然名不虚传,老衲佩服之至。”

谷梁飞鹤笑道:“大师缪赞矣,你我均属佛门弟子,应知天下武功,道教玄经才是本源。那展南征熟习《玉皇真经》与《紫薇玄经》两大道教秘籍,更得前朝侠侣展思君、李玉茹夫妇真传。咱们想要胜之,绝非易事。”

广成大师卑躬屈膝着,道:“此言恕老衲难以苟同,岂不闻天下武功出自我们少林么?”

谷梁飞鹤摇了摇头,道:“少林武功纵横江湖数百年,绝顶高手辈出不穷,老衲胆子再大,也不敢恶意诋毁。然、你可知镇寺至宝《易筋经》、《洗髓经》以及七十二绝技,等皆源自道教玄学?”

广成大师皱眉迟疑片刻,道:“这、这个么,老衲倒有些孤陋寡闻。”

谷梁飞鹤仰天大笑道:“来吖,摆酒设宴!”

有锦衣禁卫抬来十余张木案,于台前并列而放。跟着端上十余只烤全羊,百十坛浓烈烧酒。

谷梁飞鹤伸手端起盛满烈酒的瓷碗,朗声道:“诸位,请!”

“请、请、请......”群雄随声附和道。

少顷,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广成大师举起桌上瓷碗,道:“谷梁兄,我敬你一碗。”

谷梁飞鹤哈哈大笑,道:“岂敢、岂敢,咱们共饮此酒。”

广成大师‘咕咚’一饮而尽,抹了下油乎乎的肥厚嘴唇,道:“适才闻谷梁兄所言,本寺《易筋经》、《洗髓经》以及七十二绝技,等皆源自道教玄学,此话当真?”

谷梁飞鹤抚好长须,道:“你们少林寺《易筋经》秘籍,实乃道家练气的一种玄经。据《汉武帝内传》记载: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其中之意,便是此书的奥妙所在。那时咱们佛教被中土人士称为‘浮屠教’派,还尚未传入华夏。直至东汉明帝时,赐楚王英诏言其: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才得以进入华夏。汉元寿元年,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博士弟子景卢以浮屠经,但究为何经,已失传无闻。永平年间,遣使至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书,方为佛法传入中土之始,彼时只是以长安、洛阳为主,波及彭城周边等地。当时民众初始以为,不过乃一种神仙方术。佛教为了传教,也顺言称老子化胡、去教化胡人了。故汉桓帝后来将黄帝、老子和佛陀同祀,把沙门视同方士: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

广成大师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易筋经》早在汉朝前业已出现。那《洗髓经》与七十二绝技,又当怎讲?”

谷梁飞鹤又饮下一碗烈酒道:“这《洗髓经》么,相传后魏李明帝太和年间,印度达摩来华传教,于河南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后少林寺僧人在修缮达摩大师面壁处时,偶得一铁盒,盒中藏有《洗髓》、《易筋》两本经帖,故传言曰:《洗髓经》为达摩祖师所创。但其中多为道家揭语,和道教修身养性之法。如其中《元气·无始钟气篇》曰:宇宙有至理,难以耳目契。凡可参悟者,即属于元气。咱们佛门没有甚么元气之论,只谈六识、八识等说。”

广成大师不禁颔首,道:“谷梁兄,此二经中土人士又从何而来?”

谷梁飞鹤道:“我也不得其详,只闻家父曾听云龙子言:此二经自华夏‘导引术’而来,经华夏始祖‘巫舞’发扬,至春秋战国时期,已为养生家所必习。《庄子·刻意》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汉书·艺文志》、《黄帝杂子步引》、《黄帝歧伯按摩》等,俱有这些武功招式注释分解。可见此二经俱来自中国1远古世外高人,并非佛教所创。”

广成大师赞道:“谷梁兄非但武功无人能敌,更满腹经纶、博才多学!我大元朝能得大国师之材,真若如虎添翼!”

谷梁飞鹤长叹一口气,道:“可惜,老衲却无机缘习得此二玄经。”

广成大师嘿嘿一笑,附耳道:“这有何难......”

谷梁飞鹤边听边不住颔首,脸上缓缓露出欣喜神态。

安子衣只觉得素然无味、睡意朦胧,不大会儿竟靠在树干上昏然而寐。

——————————

1释:据考证,中国一词来自于商周时期。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

新书推荐

寻找轮回的你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横空出世的娇帝君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悍女麴凰驭龙婿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折红鸾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谬接瑶华枝穿时空的女将军诱梦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表妹不欲攀高枝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姝宠哇!女总裁是皇帝三魂七魄归位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这个修仙过于日常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落在荒年崽崽很闲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我靠好运壮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