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鬓凤钗》转载请注明来源:重生流小说chongshengliu.com
江氏见她自被从前请了过来的那教养嬷嬷教导了半年后,这两年一举一动与那大家出来的闺秀都相差无几了,心中也是宽慰,伸手摸了下她头发,笑道:“再两年等你也十四了,娘也定会给你好生热闹一番的。”
“多谢娘。”
明珮端正行礼道谢。
***
到了八月初十,离那胡半仙说的十三只剩三日了。天却仍是大日头火辣辣地晒着,晴空万里无云,哪里有半点大风大雨的征兆。谢如春之前听了侄儿谢醉桥的劝,虽给临近各州府的长官也各去了封函,道**月江海之潮易涨涌,中秋前后更甚,江州已做防备,望各位大人也加以防备。只他自己其实本就有些摇摆不定,且胡半仙又似钻入了地底般毫无消息,见此情景,渐渐便也不大放心上了,接连几日都未再过问。倒是阮洪天时时被江氏提醒,心想反正已是忙了这许久,就只剩最后几日了,若是懈怠了下去,万一到时候真被胡半仙说中便后悔莫及,故而非但未放松,反备置了更多的草袋竹篱堆在雁来湾一带,以备不时之需。
明瑜记得清楚,前世里那一回,前头这几日确实就是这般的大晴天,到了十二晚间才骤然起风变了天色的。怕众人放松警惕,这才撺掇着母亲三天两头地提醒父亲。如今晓得知府谢如春虽懈怠了下去,只自己父亲却还紧着,这才稍稍放下了心。如今哪里还有心思准备什么中秋和生日,日子越逼近十三,整个人便似拉上了一张弓弦,绷得越来越紧。
到了十二,一连晴了多日的天色竟真阴沉了下来,江海之上渐渐有风大作。谢如春这才紧张了起来,急忙赶去江边,见防备甚好,晓得阮洪天前些日里与自己侄儿一直在盯着,这才松了口气。当夜果然竟风雨大作,到了十三,更是暴雨如注,到了江边,见浪头高涨翻涌,风吹得人要站立不稳。
天色这般骤变,竟被那胡半仙一语料中。这一夜谢如春不敢怠慢,发动了数千民夫守在雁来湾一带,以防决口。自己与阮洪天谢醉桥等都守在阮家雁来湾口下的一个小庄户家中,离塘坝不过半里之地。到了半夜时分,风雨之中忽听外面哄声四起,急忙出去查看,早有人来报,东塘坝抵挡不住潮头冲刷,竟塌陷松动。当下振臂高呼,民夫纷纷冲上去护坝。幸而阮洪天之前准备了足够的草袋竹篱等物,终是稳住了险情。
天明之时,风雨止住。最大的潮涌已是过去,谢如春命人留下继续看守,自己这才与熬了一夜的阮洪天谢醉桥等人各自回去。
明瑜这一夜也几乎未睡,一直陪在江氏房中,母女二人都有些心惊胆战。直到天亮时分,见庭院地面不过积了层到脚踝深浅来不及排走的雨水,晓得应是躲过了那一场大水。又等了片刻,终于见到满身湿透筋疲力尽的父亲归来,晓得昨半夜的险情被止住了。江氏连声道着“阿弥陀佛”,忙叫下人送热水给老爷沐浴洗乏。明瑜彻底长长松了口气,这才觉到一夜未睡的疲乏,回了自己屋子,躺下补觉去了。
这一场风雨来得迅猛,去得也快,第二日便又是个大好晴天。若非城里低洼处被积水淹没着未退尽,哪里能看得出那一夜的惊心动魄。
知府谢如春这两日的心情,简直可以用万分庆幸来形容。庆幸自己治下的这一府逃过了劫难。治下的各县水淹得最深也不过到腰,只有一些老旧房子抵不住风暴被刮塌,死伤了些人。不似临近几个州县,虽自己已经去信提醒,只那几位大人并未放心上,十三日潮来之时,不过照往年惯例草草防备了下,因了塘坝年久失修,竟遭决口,一泻千里,地势低洼之处,成了汪洋一片,人畜漂没,损失惨重,大水直到今日才慢慢退去。江州诸多百姓感激戴德,纷纷到知府衙门口跪拜称谢,道全是因了谢知府一心为民,这才叫治下百姓们逃过一劫。
谢醉桥亲历了八月十三潮水袭来的这一夜,对那个胡半仙的好奇已经到了极点。若说上一回那李大户的命案还算巧合的话,这一回他却是千真万确的未卜先知。见自己叔父这两日一直奔忙于江南总督府和临近各州府处,待天色一转好,他便亲自去庙街胡半仙家对面的茶楼坐等。第一日空等过去,到了第二日的中午,见一个背了行囊的中年男人开了那扇门,晓得十有**是胡半仙回来了,放下茶钱,便径直过去。
胡半仙一个月前被人逼迫,去报告了自己“卜算”出来的“天机”,回家后心中便一直忐忑不安,唯恐到时候没这样的事,自己只怕就要被谢知府用个“妖言惑众”的罪名治罪,那自己这一年来靠一条如簧巧舌换来的白花花的银子便都要打水漂了。越想越怕,一夜没睡,干脆起身收拾了细软,第二日一早便悄悄出城,逃到了临近的银州,住在了个脚店中。照他打算,若是到时候没被说中,他便干脆一去不返,去别的地方谋生。若是侥幸像前次一样又说中了,那他便可大摇大摆地回江州,到时候莫说知府,便是朝荣荫堂伸手,赏钱也是断不会少的。所以这样躲了一个月。到了十三夜间,睡梦中被一阵敲锣声惊醒,这才发现自己竟全身泡在水中,手忙脚乱起身,晓得银州夜半竟已被大水所淹。因了他住的那脚店地势低,水势升得快,他不识水性,又舍不得丢弃银两,若非扒住了一根被水冲倒漂来的树干,只怕就要被淹死在那里。困了一天一夜后,待水势渐渐消退,这才赶回江州,直到此时入了自家家门,还觉惊魂未定,一屁股坐在张凳子上便发起了呆。
却说胡半仙正在发呆,忽听门口有敲门声,定了下神便去开门。见外面站了个青年,丰神俊朗,气势不凡。他平日替人算命,虽三分靠蒙,七分靠猜,只看人的一双眼却必不可少,否则如何猜蒙?看出这人必定是有来历的,先便矮了三分,急忙赔笑着躬身道:“公子何事?”
谢醉桥原本想象中的胡半仙应带了几分仙气,便是没仙气,至少也相貌堂堂。见这男人干巴精瘦,一对绿豆眼,留一把山羊胡,毫无仙风道骨可言。这也没什么,所谓市井之中,真人不露相。只是见他目光呆滞,仿似刚受了惊吓,连身上的衣物鞋子都沾满黄泥,刚从泥水里打滚完才出来的样子,极是狼狈。不禁犹豫了下,问道:“你……可是胡半仙?”
一年前李大户命案之时,他混得还只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天忽然被人指点,道要叫他名扬江州。光脚不怕穿鞋,他虽不大敢相信,只也豁出去拼一把。没想到竟都是真的,一下声名鹊起,江州城人人对他趋之若鹜。晕乎了几日后,他也就心安理得地用他那张铁口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1号,又可以留言送分啦。我等着。。。\(^o^)/~。
第四十五章
“在下便是,”胡半仙忙应道,忽见这青年上下打量了自己几眼,面上露出些迟疑之色,低头一看,自己鞋面裤管上糊满了干泥巴,方才回来还来不及收拾了换下。
这胡半仙自成名后,对自己的形容样貌便极看中,每日里身着儒冠青衫,脚踏皂面方靴,连手指甲也剔修得干干净净。见自己此时狼狈,怕被轻看了去,忙解释道:“刚从银州回,尚未来得及换去。”
谢醉桥有些惊讶,再看他一眼,想了下,便道:“我久闻半仙大名,前些日里便来过几回,不想半仙不在。莫非前些时日便是去了银州?”
胡半仙这一趟银州之行,可谓是惊心动魄,被扯出了话头,忍不住诉苦道:“正是!早晓得便不去了……”
话刚起了个头,忽然想了起来。自己早已今非昔比,乃是江州大大有名的人物。提这等事情,有些自损颜面。急忙住了口,挺下肩背,转而正色道:“敢问公子前来,可是要我卜吉问凶?”
谢醉桥早听到了胡半仙方才那诉苦的半句话,心中疑虑更甚。他本倒无此念头,过来不过是想见识下这位料中了八月十三大变天的神奇之人,再叫他去知府府上受赏而已。且前几日看自己叔父言谈时的意思,隐隐还有要把这胡半仙悄悄迎过来做幕僚的意思。此刻被半仙这话提醒了。见他双手背后昂首挺胸,一下起了试探之意,便顺水推舟道:“被半仙料中了。近来家中确实遇到不顺之事,听闻半仙铁口神断,这才特意找了过来,望指点迷津。”
胡半仙见果然是个闻了自己大名而来的客人,忙引了谢醉桥进去,拿出自己平日做生意的卜筶灵签,说道:“不知公子是要求财,抑或求官?本半仙自会依照卦相,代你破凶趋吉。”
谢醉桥叹道:“既非求财,也非求官。实在是家慈久病在身,用遍医药也未见全好。想请半仙起卦,若有趋吉避凶之法,则感激不尽。”
这般的问病,胡半仙极是驾轻就熟,问了日时,煞有介事起了卦,细细端详一番,笑道:“甲申日甲戌时,食见禄,主富贵,可见老夫人生来就是大富大贵之命。五行来看,却是柱金木火旺火生,又是个先暗后明之命数。故而公子不必愁烦,回去之后多行善事,善举若到,则老夫人必定显达高寿。”
胡半仙这卦卜得极是有学问。他见这客人穿戴不凡,自然料定非富则贵,一通好话后,叫这家人回去行善。若往后老夫人病真好了,那就是他卦卜灵。若万一不好,也是因了他家善举未到,与他胡半仙又有何干?此乃百试百灵的通用之法。
胡半仙说完,见对面那客人无甚表情,只看向了自己,慢慢问了一句“半仙可算准了?要不要再仔细算一回?”,胸脯一挺,佯装不悦道:“我胡半仙之名,江州哪个不知?便连南门谢知府与荣荫堂阮家的家主也都与我有往来。断不会错!你回去照我之言便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