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贤良》转载请注明来源:重生流小说chongshengliu.com
员,直视前方的目光像一柄利刃,坚定不移,带着血性,仿佛能割开这个世间的鲜血与忠诚,在裂缝中点燃一支火把。
注视冯大人消失在宫门后,这便算代她谢过了。不知冯棹台在当中如何走动操作,十几年前的案子能够重见天日。
朝堂又是一番动荡,甚至波及到了民间。街巷的大小官员们人人自危,事务处理极慢,严重影响民生。
他的铺子进货被断了,一连几日没有收入。不久前取消的税目重新开始征收。部分百姓积压不满,联名到官府告状,没有后文。
这是冯棹台为金延守翻案的后果吗?他不知道。他只知道即将被京城驱赶的日子就要到了。
来年开春,朝堂开始预征次年的三成赋税。
赋税与日俱增。铺子的生意越来越差,林童忆关了铺面,找到一家钱庄做账房跑堂,继续煎熬。
官府告示满天飞舞,张张都在说军民一心。
他问军在哪里。钱庄掌柜的说不知道。
夏末,南方叛民暴起的消息传到京城。百姓们奔走相告,纷纷预测南方的动向。林童忆忽然在各种各样的猜测中听见一句安分王,有人说被革除王位的安分王就在南方,这是复仇来了。
久不听闻的三个字进入耳中,并未掀起多少波动。他同这些百姓一样,无暇关心安分王身在何处,只想知道这个京城还能不能待下去。
惶恐不安的猜测只持续了半个月,南方的消息便被朝廷强行压下。城中百姓被困在了一座闭塞的牢笼之中。
秋季,朝堂开始预征次年剩余的七成赋税。
春节未过,钱庄倒闭,林童忆在百姓越发强烈的怨声载道中无处可去。
冬过,朝堂开始征收再次年的全额赋税。百姓给不起,许多人出城去往南方。林童忆也在其中。
离京前,他最后一次见到冯棹台。
冯相打马穿街而过,眼中曾经锐利的锋芒被一层迷雾笼罩,仿佛那双眼睛所注视的前方不知何时变得模糊不清。
他匆匆一眼,并没有看清楚,冯棹台已经消失在街道尽头。
岌岌可危的大周朝支撑不起这样一支火把,火焰掉落地上迟早熄灭。林童忆有预感,冯棹台不仅是本朝最年轻的丞相,也会是王朝末年最后一位丞相。
他此刻只想去到一个永远不会有战乱发生的地方。
出了京城,南方的消息扑面而来。叛民四起,不只在南方,还有西方和西南方。京城几乎被包围了。
北方的苦寒之地还能找到清净的地方,他决定往北方去。
前行路上,他救了一名卖身葬父的姑娘。姑娘也是个俗人,看容貌判断人的好坏,愿意跟着他。
俗人好,他欣赏俗人。
找到北方一座寒冷孤僻的县城,不靠边境,没有外族侵扰,还因距离中原过于山高路远,税收钱粮难运,本城自产自销,赋税只要两成。
他仗着被京城历练过的脑子,找了个当地府衙负责撰写和整理文书的差事。不缺小钱,也赚不了大钱。
攒点钱后,他打算再开第三间铺子。此时回过头看,最大的庆幸是当年做了读书识字这个决定。
安稳一年,他与孤女成了亲。两年后,和她育有一女。
她好学习,也肯上进,跟着他识了字,懂得打理账簿。开了铺子交给她,他放心。
大周朝堂有关的人和消息他再也听说不到。只听府衙中人偶尔提起,最初的叛军首领一统西南两方,麾下人马及其壮大,坚不可摧,已经打到京城了。
林童忆听听便罢,他只等改朝换代,新皇帝如何推行新令,新令将会如何波及到他这座小小县城。
都不要紧,他只想过点安稳日子。
小说推荐:【手打小说网】《高武纪元》【三七书屋】《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文明之万象王座》《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科技流小说】《仗剑独行斩鬼神》《白衣披甲》
述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重生流小说chongshengli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