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蛮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重生流小说chongshengli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书生的样儿,实际上却连一本《论语》都念不全。对此,盛九感到颇为遗憾,“你若是能念完一本孔夫子的《论语》,就不算白瞎了这副好相貌。”
不会念书不要紧,只要会算计就行。别看盛应书长得女气,人却机灵得很。不到八岁,便开始钻研起做生意的门道。你早上给他一只鸡,他晚间便能给你换回一头羊来。
正因为他在经商方面天赋奇高,而在习武反面天赋却低得离谱。故而,当他长到十二岁,却仍未学会一套降龙伏虎拳时,老寨主终于决定放弃教他武艺,转而给他找了一位走南闯北的商人做师傅,让他跟着他师傅,出门做买卖去了。
不得不说,盛九的父亲很有远见。
两年之后,盛应书重回山寨。当他从包袱里抖落出大大小小五十两碎银时,那白花花的银子的光芒,简直闪瞎了才只九岁的盛九的眼。
自此,九凰山的生财之路,便又多了一条。
“那百样的营生,别人做得,咱们为何做不得。应书,你拿着这五十两银子,到镇上正经寻个买卖来做。咱们山寨,如今人口日渐增多,单靠富户的供养,早晚入不敷出。为长远计,还是得广开财路为宜。”
这是老寨主的原话,当着盛九和寨中数百兄弟说的。盛应书承托着养父的厚望,自此便开始他经商做买卖的生涯。
要说,盛应书在经营一道上,可真也算得上是个奇才。才不到十年光景,他的各样买卖便已经遍布了湖湘全境。那些个世代经营的商贾之家,谈起这位后生小子,都不免露出既恨且畏的神情。如今邵州城里最最富得流油的财主共有一十四位,盛应书已然排名第七。再过几年,只怕问鼎也不是难事。
这就越发令盛九眼红了。
和穿金戴银的五当家一比,她这位寨主,当真寒碜至极。
虽然,盛应书每年照旧会向寨子里贡献一百两银子。然而,寨子里男女老幼一概人等,加起来总不下于三千人。有人,便要吃饭。要吃饭,便得花钱。九凰山山高林密,是一处天然的易守难攻之地。然而也正因山势陡峭,故而适宜于耕种的土地并不多。
人多地少,却还是要吃饭。除去当地富户定期送来的几十担粮食之外,寨里的口粮,多半仰赖于从粮店购买。邵州城是个山城,可用来耕种的土地原本不多,故而米价之贵,简直令人乍舌。每年单就粮食这一项花费,便要耗去大半的银钱。
此外,还有六十匹马,五百头羊,应时节购买的家禽家畜。另外,小孩儿要念书识字,便得花钱请教书先生;谁家有人生了病,请医用药又是一项花费;修缮祠堂庙宇,铺路架桥……如此总总,哪一样不要花钱?区区一百两,实在是差之远矣。
当然,九凰山盘踞邵州五十年,其蔓延的触手早已伸向各行各业,银子来源自然也不止宋应书这一路。但,人口的增多却也使得寨中的压力越来越大。想当初,盛九的祖爷爷初来九凰山时,上上下下不足百人。如今,却是年年递增。因此,即便盛九绞尽脑汁拓展赚钱的门路,寨子里依然年年闹亏空。而她这个只能从公债中分成的寨主,更是穷得不能再穷了。
常年的节衣缩食,使盛九养成了一见银子便两眼放光的坏毛病。故而眼前的这位锦衣玉袍的五当家,盛九真是见一回恨一回。哼,明明他已经那样富有,却不肯多拿出一些银子周济寨中的兄弟。这就可见商人皆是见利忘义,他在外边混迹得久了,只怕早已经忘了自己也是九凰山上的人。若不是尚有一层养育之恩在,这位闻名遐迩的大财主,只怕连五当家这个位置,都巴不得早点儿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