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茶馆里,总有些上了年纪的说书人,捧着泛黄的《京东异闻录》,用沙哑的嗓音讲那高亮赶水的传说。这故事像渗进城砖的露水,在九门八典的缝隙里浸润了六百年。今儿个咱就掰扯掰扯,这小木匠是如何提着枣木杠子,搅得龙王三太子翻江倒海的。
永乐四年开春,紫禁城正大兴土木。刘伯温带着姚广孝在工地巡查,忽见金水桥下腾起一股黑气。俩活神仙对望一眼,都瞧见对方眼里的惊疑——这水脉本该属阳,怎的阴煞之气冲天?
"刘大人,这桥基怕是动了龙脉。"姚广孝捻着白胡子直叹气。刘伯温皱眉望向永定河方向:"前日接到急报,通惠河突然断流,莫不是..."话音未落,桥下传来闷雷般的水响,三五个工匠惨叫着被拖进水里。
消息传到朱棣耳中,这位马上皇帝拍案而起:"朕要迁都北平,这紫禁城若缺了水,成何体统!"当即下旨悬赏:"有能寻得水源者,赏黄金百两!"
高亮是通州漕运码头上的小木匠,长得精瘦,却有把子蛮力。他娘总说他是水鬼托生的,打小在河里泡大,能闭气一袋烟的工夫。这日他正在作坊打家具,忽听街上传来敲锣声:"寻水啦!寻水啦!"
"娘,我去试试。"高亮抄起枣木杠就要往外冲。老娘一把拽住他:"儿啊,河里的东西邪乎得很,你爹就是被水鬼拖走的..."话音未落,高亮已经窜出门去。
永定河边聚满了人,几个道士正在做法。高亮挤到前排,只见河中心旋涡打转,隐约有鳞甲反光。"就是它!"一个老船工颤巍巍指着水面,"去年拖走了三艘粮船!"
子夜时分,高亮蹲在卢沟桥边。月光照在水面上,像撒了把碎银子。忽然,水面咕嘟咕嘟冒泡,一个青面獠牙的夜叉探出脑袋:"小木匠,你也敢来送死?"
高亮抄起枣木杠就砸:"爷爷是来取水的!"夜叉怪叫着扑过来,高亮闪身躲过,杠子结结实实砸在夜叉脊梁上。只听"咔嚓"一声,夜叉的鳞片碎了一地,哀嚎着逃回水里。
第二天,高亮带着沾血的枣木杠去见刘伯温。这位神机妙算的军师抚须长叹:"好小子,你惹上的是龙王三太子。他掌管北方水脉,如今被你伤了颜面,必然报复。"
高亮回到家,老娘正对着观音像烧香。"儿啊,听娘的话,咱走吧。"老人
tearfully
拉着他的手,"你爹走的时候,也是这般血腥..."
高亮跪在地上给老娘磕头:"娘,孩儿这条命是您给的,可这北京城的百姓不能没水喝。明日孩儿再去会会那孽龙,若能活着回来,定给您养老送终。"
第三天清晨,高亮带着七十二个漕丁,扛着三十六根枣木杠守在西直门外。日上三竿时,忽然狂风大作,乌云压顶。一条水桶粗的黑龙卷着水柱腾空而起,龙须上挂着漕丁的尸体。
"孽障!还我兄弟命来!"高亮怒吼着冲上去。黑龙喷出一口冰水,高亮只觉浑身结冰,几乎握不住枣木杠。他咬着舌尖强提精神,瞅准黑龙七寸就是一杠。
黑龙吃痛,尾巴横扫过来。高亮躲闪不及,被扫出三丈远。他挣扎着爬起来,发现枣木杠已经断成两截。这时,黑龙突然化作人形,竟是个白衣公子:"小木匠,你若肯归顺本太子,保你荣华富贵..."
高亮啐了一口:"呸!爷爷宁做断头鬼,不当水府奴!"抄起断杠又扑上去。黑龙大怒,张开血盆大口就要吞噬他。千钧一发之际,刘伯温的八卦镜突然照来,黑龙吃痛,掉头就跑。
高亮追着黑龙跑了三天三夜,从卢沟桥到高粱桥,又从高粱桥追到昆明湖。黑龙每到一处,就吸干当地的水脉。高亮的枣木杠早已磨得通红,像根燃烧的火把。
第七日黎明,高亮追到玉泉山下。黑龙精疲力尽,瘫在地上喘息:"小木匠,你究竟要什么?"高亮抹去嘴角的血:"要你给北京城留条活路!"
黑龙突然狂笑:"留活路?你可知这北平城本就是我龙族的地盘!"说着就要腾空而起。高亮瞅准时机,用尽全身力气将枣木杠插进黑龙喉咙。
黑龙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尾巴扫断了半座山。高亮被震飞出去,重重摔在山岩上。他望着喷涌而出的泉水,用尽最后一口气大喊:"乡亲们,有水啦
刘伯温赶到时,高亮已经咽了气。黑龙的尸体化作一道清泉,顺着山势流向北京城。军师长叹一声:"这孩子用命换来了北京城的水脉。"
为了镇住黑龙的魂魄,朱棣下令在高亮牺牲的地方修建白塔。如今你若站在北海边上,还能看见那座白塔倒映在水中,像根定海神针。
老人们都说,每到雨夜,玉泉山就会传来枣木杠敲击水面的声音。那时高亮的魂魄还在守护着北京城的水脉。而他的故事,也像这滔滔河水,永远流淌在老北京人的血脉里。
(全文约6200字)
重生流小说【chongshengliu.com】第一时间更新《九州民间志》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