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埂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重生流小说chongshengli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人进了屋,女子安排明大哥和杨曦坐下,便自去备茶了。杨曦趁此间四处看了看,见屋内摆设甚是精简,厅上一桌两椅,紫檀木的,做工精细,世面上少见的雕饰纹路,想必是大家专门制作,或是出自百图名匠之手也未可知。
一件案几摆在厅上右面背窗一侧,案上摆着几株人参,看其根须形貌,应属上等极品,有的还带着土,看来也是刚送来不久的,案上一角还放着一鼎熏炉,淡蓝色的烟袅袅升腾,使满屋子透着一股草药之香。再往右是一间屋子,门虚掩着,女子走的时候便是从那扇门过去的,想必是一间茶室或是厨房。
大厅左侧有一里间,门虽是半开着,但门外有一屏风挡着,看不清里面有什么,想必是那女子的闺房。和其他地方一样,这里的东西不仅都是上品,还属于上品中难得一见的那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扇屏风,屏风上的图案是【嫦娥奔月】,杨曦初见时心内便是惊诧不已,因为这扇屏风在大燕太过有名了,大多数人都是没亲眼见过,但必是双耳听过的。
想当年大燕首富唐轩为博玉环姑娘欢心,曾出价五十万两白银想要购得这扇屏风,消息一出,即时传遍了整个大燕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可以说在那段时间里,全国人都在帮着这位首富寻找这扇屏风,也有人拿着画着嫦娥奔月图案的屏风去邀功请赏,但都被唐轩所请的书画巨匠一眼识破,只好悻悻而归。所有的角落都翻遍了,所有的人都问到了,最后还是没什么结果,日子久了,大家的心气儿便没那么高了,都以为这扇画着【嫦娥奔月】的屏风已经不存于世了,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后来似乎只有唐轩一个人觉得玉环姑娘所喜爱的那扇屏风还在世上,他不停地抬高价码,满心憧憬着能有人把真迹带到他这里,因为他的玉环姑娘还在等着他的回音呢!但其他人已经不把这件事当成事去看了,而是当成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再久一点呢,便连谈都不想谈了。
没想到这扇屏风会出现在这里,看揽月庄园的一砖一瓦、一装一饰都如此讲究,在这最为重要的天心楼里,想必也不会摆一件赝品充数,杨曦呆望着那扇画着【嫦娥奔月】的屏风,暗暗思索着,如果屏风后面是闺房,那二楼又是什么呢,是不是明大哥这些年来所收集的奇珍异宝呢?一定是的,看看天心楼的位置,再看看天心楼的楼宇样式,定是个藏宝楼不假了,而屋内的那位姑娘,想必就是护宝的人。她又有什么手段能够让明大哥选中来护宝呢,其外表看着就是一纤纤弱女子,能有什么本事,莫非有什么过人之处旁人轻易看不出来。她是百图人,是行毒高手或是用蛊大家?那熏炉里的烟,是有益身心的药还是杀人于无形的毒?明大哥深夜带自己来此,又是为了什么呢?真是单纯地要展示一下自己的多年所得,让自己开开眼界吗?忽然想起邢镖头常说的那句“江湖险恶”,不禁觉得自己跟着初识半日之人来此深山高楼,未免有些欠考虑,想及此处,不觉正了正身,提高了警惕。
明大哥注意到了正呆望屏风的杨曦,故意咳了咳,问道:“杨兄弟,看什么呢?”
“啊,没什么”,杨曦立即从凝思中回过神来,草草应了一句。
明大哥似还有话说,正欲开口。那女子手持茶盘翩翩而来,说了句久等,便把两杯茶放到明大哥和杨曦桌前了,茶中热气蒸腾,茶香四溢,细看,茶里加的并不是茶叶,而是说不上名字的植物的枝叶根茎,成块、成条、成须,在水中随波游荡,像初生的小虫子,没头没脑的乱撞,还有一片人参,倒是认得清楚。
“二位慢用”,说罢,女子拿着茶盘离开了,又回到了大厅左侧她制茶的那间屋子内,不知做什么去了。
杨曦很是疑惑,但明大哥似乎习以为常,举起了茶杯,请了请杨曦,便自己认真品起来。看明大哥喝此茶的样子,像是捧着王母娘娘赏赐的仙酿一般,一品一啄,那副珍视至极的样子全然写到了脸上。想杨大哥的身份还有他的家财,什么茶买不到,单是“一缕茶香”中的,绝对是极品中的极品,敢说大燕全境再找不出那么讲究的茶肆了,如今饮此茶时却呈如此吝惜不舍之态,想来也不用看他二楼的珍宝了,单单是这副少见的表情便是让杨曦开了眼界了。
看杨曦没喝,明大哥再请了一番,便又自顾自地饮茶去了。看样子这是单纯喝茶的时间,在此时说话是显得不合时宜的,杨曦拿起了茶杯,热感传到手上,稍微有些烫,但习武之人皮糙肉厚,这点烫根本不算什么。把茶杯放到鼻下闻了闻,茶气氤氲,从鼻子进入,升腾而上,送到了脑子里。品了一小口,药香,浓郁的药香,没有中草药的那种苦涩,而是有一丝雨后翠木间的清新透彻,山中泉水入口时的甘甜舒爽,好生奇怪,仿佛看到了周边的草木丛生,枝叶上的阳光斑驳,这里的露水还未散,被照得晶莹剔透。远处的莺歌燕舞,鹿走兔奔,或玩耍、或觅食、或酣睡,好不怡然自得。自己的手里拿着短锄,脑袋上系着汗巾,一身采药人装扮,身后背着竹篓,篓内装着刚刚从土里拔出来的新鲜药草,带着泥土的芬芳,带着露水的清新,混杂着的气味吸入鼻里,进入脑里,顿感心彻身轻,仿若和这青山绿水、和这美美自然融为了一体,这种味道平生难得,但又似曾相识,哪里曾识得过这种味道呢?在这清水绿水间,杨曦恍然大悟,莫不是揽月山庄的天心楼,而自己又是怎么来到这深山老林中的呢,自己不是在天心楼饮茶吗?越想越不解,越想越错乱,忽觉树动山摇,天崩地裂,自己身处的世界骤然消失在了一片黑暗里。
被明大哥推醒的时候,杨曦的额头上已然渗出了一层汗珠,不禁四处看了看,熟悉的檀木桌椅,摆着人参的案几,画着【嫦娥奔月】的屏风,还有对面的明大哥,此时在对着自己笑,还有不知什么时候坐到桌前的百图女子,正自顾自地喝着面前的那杯清澈无物的液体,是水,还是别的什么,不知道,也不想去管了。回来了,回到这个看得清、摸得到、真真切切的现实世界了,杨曦定了定神,是梦吗,或是幻觉,还是其他的什么,想不透,疑惑之色满脸。
“杨兄弟,这茶可还入口?”明大哥伸手指了指杨曦身边还在冒着白气的茶碗问道。
“温润可口,茶香四溢,沁人心脾,余味不绝,却是好茶,好茶”杨曦满口赞语,但心中疑惑未减,不禁失口说道:“只是...”
“只是什么...”明大哥紧问。
“哦”,杨曦自觉失言,“没什么,只是从未品过此茶,味道奇特,有些不一样的感觉罢了,不值得一提”
“是不是山间采药时的感觉”,明大哥嘴角似笑非笑,看不出什么意思。但这句话却着实惊到了杨曦,那是他刚才自己喝茶时的幻觉,现在回想起来一草一木仍是历历在目,风吹草摆之声尤挂耳边,明大哥是怎么知道自己的感觉的呢,是茶的作用吗,那他自己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呢?那又为何不见他发呆凝神呢,他刚才喝茶的神情和平时饮茶之态并无二致,纵是有些异样那也是珍视之态,这其中又有什么玄机呢?
明大哥显然看透了杨曦的疑惑,越发大笑了一声,说道:“杨兄弟,放宽心。并不是我有什么通天晓地、召灵请神之能,不瞒你说,所有的玄妙都在这一杯茶上”,明大哥有意轻轻地推了推自己身边已经茶水殆尽的茶碗,把目光转向了那位还在低头自饮的女子说道:“婵娟姑娘,你来解释解释吧?”
女子并未抬头,俯身贴于桌前,双手捧着茶碗,吹了吹里面冒出的热气,看着茶气呼啦散开,继而凝聚,低声说道:“东家高看了,哪有什么玄妙,不过一土一草一水一虫,再加几片茶,仅此而已。”
一土一草一水一虫,再加几片茶叶,杨曦心里暗念着女子自说的制茶时所需的几种原料。水和茶叶是不可少的,有些深入茶道之人为了增茶之香,还会加些香草之类,这也不算什么奇事,只是这土,却是闻所未闻,加虫更是匪夷所思,至少在大燕境内还没听说过哪家茶肆会在茶里加虫子,如若真的加了,想必也是屋内环境太过脏乱,虫子自己爬进去的。
“是婵娟姑娘过谦了,这几样东西是平常,但经过姑娘的纤手一番调制,犹如妙笔生了花,画龙点了睛。苍茫茫黄土遍地,若不是女娲娘娘玉手捏来,又何来我等天下苍生呢。我看婵娟姑娘就是这茶的造物主,杨柳枝沾了玉净瓶里的甘露水,随手一挥,茶便被赋予了生命,有了灵性,这‘以茶传感’的功夫试问天下除了婵娟姑娘以外,还有何人懂得?”
女子听到此处,不禁失声温婉一笑。这一笑,恰如霁月相逢,彩云不散,又似清泉水剔透,高山雪晶莹,粉面桃花恍若西子再世,莺莺燕燕空余春恨早归,谁家女子年华正好,没了红颜醉,依旧醉红颜。
继而轻道:“东家几日不来,哪里学得这般巧嘴滑舌。不过一点蛊术罢了,东家再如此说,下次便没这茶给你喝了。”说罢,轻抿了一口碗中液体,目光直落在身前的桌面上,似有所思,若有所想。
蛊术,以前只听说蛊术害人,原来还有这般神奇之处,“以茶传感”,莫不是把制茶人的一些感觉传到喝茶人的脑子里,使其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世间真有人懂得如此神术吗?若不是亲身体会,又怎敢相信呢!仅仅一杯待客之茶,便让杨曦对这位女子再不敢以寻常眼光去对待,她的本事想必不是什么琴棋书画、女红歌舞之类,她一定还有什么他人所不知却惊世骇俗的功夫没有施展出来呢,可是就现在这个场景,今日怕是无缘得见了,揽月庄园天心楼的主人,这个百图女子,现在看来如深水潭一般,上面雾气昭昭,下面深不见底。
明大哥听女子这般说,不由哈哈一笑,“玩笑话,婵娟姑娘莫怪”,说罢,把头转向杨曦,问道:“杨兄弟,婵娟姑娘这制茶的手艺如何?”
“心灵巧手,世间难寻”,杨曦附笑应和着。
“东家此来何事?”女子慢慢挪着自己的茶碗转圈,碗中液体已尽大半,其余在杯内前摆后荡,往复盘旋。
“哦”,明大哥端正了身姿,收起了嘻哈的面容,道:“此次来天心楼,一是想让杨兄弟来见见婵娟姑娘,领略一下姑娘的风采”
“本就是弱女子一个,哪有什么风采?倒是你这位杨兄弟,天心楼立楼五载,从不见东家引什么人来,想必此人的关系跟你非同寻常吧”
听此番话,杨曦反倒觉得不安,立楼五载,没带过任何人来此。自己跟明大哥相识不过半日,再没有更深的渊源,他为何会如此看重自己?杨曦本想跟婵娟姑娘解释清楚,谁想刚要开口,却被明大哥抢了先。
“姑娘多心了,我与杨兄弟初逢不过半日,话不过一车,实是觉得投缘,多年来少有,想必是天赐了这么一个兄弟给我,我真是高兴得很,再想着,也有好些日子没来天心楼了,就带着杨兄弟一起过来了。”
“哦,原来如此”,女子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抬起了头,看着明大哥道:“想来有一必有二,东家接着说”
明大哥立时严肃了起来,说道:“这第二,上次讨论的北胡南侵之事,我还有几处不明,想跟姑娘请教!”
北胡南侵,是十多年前的那次南侵吗?黑旗军大举南下,沿途烧杀抢掠,并未遇到朝廷半分抵挡,后又突然撤军的那次南侵。明大哥不明的莫不是朝廷为何不抵抗,可朝廷中事寻常百姓不知,他是皇亲,就算分支较远,也是应该知晓的。黑旗军突然撤军倒是一个谜团,无论朝廷民间,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想必明大哥是要问这个,这也正是自己的谜团,如能在此解开,真乃机缘偶至,可遇不可求。这种场合杨曦不便多说,只是摆正身姿,恭然听着。
“东家请说”,姑娘略微俯了俯身,说道。
“上次姑娘说到北胡南侵之期日近,我因要事不得不先走,此次来访,不知姑娘可否细说”
听到此处,杨曦的心里猛然感觉炸起了一惊雷,南侵之期日近,难道他们要谈论的不是之前的事,而是以后的事,北胡又要南侵了吗?这些年两国关系不是一直很平顺嘛!大燕俯首称臣,按时节呈书上贡,即使北境城外百姓还在遭受着欺凌之苦,也一直都是置若罔闻,不敢声张。北胡人也常在大燕境内耀武扬威,专横跋扈,对待燕人,好像主子跟奴才一般,燕人忌惮黑旗军凶狠残暴,从来都是隐忍求全。就是这么一种畸形的两国关系持续了十几年,难道,北胡要的还不够多吗?连这种给尽人屈辱感的平衡他们也想打破吗?嗜血不足充饥,还想杀人取肉,再次兴兵南下。不过这次,只要他们敢来,就一定会有人抵抗的,纵使朝廷再不出兵,纵使全国百姓龟缩,也还会有一个人出来抵抗的,杨曦狠狠想到。念及此处,心中不免愠怒,但表面很是平静,喜怒不形于色,老练得根本不像十几岁的少年郎。他知道此时最应该做什么,不禁看向了那女子,好像也在等着明大哥想知道的那个答案。
“所谓天下,无非一个势字。而这势,就跟这天气一样,阴晴不定、时雷时雨,或跟那风似的,飘流难测、忽大忽小。但如果你站高了看,长久地看,风也是有源头的,来来往往也是有规律的,而天气就变成了时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再怎么变化也会在时节之内,这是天性,亘古不变的天性。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吃饱喝足便有了欲,要位置、要舒心、要繁殖、要说一不二、要唯我独尊,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就不得不扩张,要扩张就不得不冲突,有了冲突就会有伤亡,有人哭,有人笑,冲突的人多了,就会有很多人哭,有很多人笑,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成者王侯败者寇,这个道理,早就被人悟透,但却没见过几人知行合一,知理而不守理,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这是人性。”
女子轻摇了摇茶杯,看着杯内液体四处翻滚,却总也逃不出所处的那个容器,似乎这人就是碗中的液体,或翻滚,或平静,其实都在随波逐流,而真正搅弄风云的,就是没几个人看得清的那个“势”。
杨曦甚是赞同女子所说,不禁点首附和,她这番言辞和慧空大师常教他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谋而合,要想晓人情、明事理,就要站在局外往里看,一纹一理,站得太近,反而看不清了。心无旁骛,才会气定神闲,身无所系,方能大爱天下。这番大道理杨曦至今还没领悟透彻,如果婵娟姑娘能和慧空大师坐谈一番,想必定会有如获知音之感。
明大哥喝了口茶,道:“姑娘所言甚是,只是我等凡夫俗子难得大彻大悟,一生恐难免不被这个势字所摆弄。现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若黑旗军再次南下,我大燕全境定会哀鸿遍野,生灵涂炭。还望姑娘指点迷津,让我等早有准备。”
“东家莫急”,女子道:“所谓万事皆有因果。北胡南侵一事也不是空穴来风。兵临城下之时看似很突然,其实只要再往前看一看,就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好像这时候不打反而显得很不自然。就像乌云密布,最开始都是一滴水、一点气凝聚而来,顺风而下,积少成多,终于在一个点上,再也支撑不住,开始倾盆大雨。如若乌云正紧时突然晴空万里,这等大背常理之异象出现时,大家也不用你争我夺了,怕是天崩地裂之日近矣!”
“具体是......”,明大哥有些耐不住性子听这些大道理了,插言道。
“具体就是近年北胡大王日渐成人,已不甘心于再做金兀洛的傀儡,北胡朝廷中有一些表面上顺承、实际上很是不满金兀洛为人的大臣,也已暗暗转到了皇帝这一边,金兀洛虽然勉强压得住局面,但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只手遮天的威风了,朝中议事之时顶撞他的大臣越来越多,碍于皇权日上,他再不能像以前那般肆意妄为,一旦双方撕破了脸,他也没有十成把握能够再立新君,这是朝上。
在民间,北胡近年旱灾、虫灾不断,草场锐减,有的百姓没有草地来养活牛羊,只能把手里的牲口卖了,当了流民,运气好的给大场主打工,不好的只能坐吃山空,最后沿途乞讨。
随着乞讨的人越来越多,民怨便开始沸腾,有传言说,金兀洛元帅这些年只是贪图自己享受,把国库里的钱全都拿来买房、买地、买女人了,听说他家的房子有几千所,间间琳琅满目,比皇上的宫殿都豪华,还有他买的地,大胡一半的上等草场都是他家的,草场里牛羊马匹不计其数,纵是一天吃十头,一辈子都吃不完,女人更是数不胜数,大胡、南燕、百图、东陵的应有尽有,金兀洛元帅有了这些,便不再管他们的死活了,所谓‘民命如草,官命是宝’,就是这么来的。
还有传言说,大胡皇帝英明干练,兴国振邦之心甚伟,无奈被金兀洛强压着,做不成事,大胡皇帝本打算把皇家的一些上等草场分给百姓的,但金兀洛当中截了下来,变成了他的私财,还有皇帝给讨饭百姓的钱粮,都被其一并吞下,用来去东陵买女人了。
像这等谣言越传越多,各式各样,但大抵都是一个意思,金兀洛是大胡第一奸臣,已经到了不除不行的地步。
当这些谣言传到了金兀洛耳朵里的时候,他便坐不住了,他知道这些内容已经到了皇上那里,皇上手下的人说不定已经在想怎么除掉自己的法子了,他不能坐以待毙,想想自己从前的所作所为,如今选择顺从皇权无疑死路一条,那么只有推翻了九五至尊,自己才能活下去,怎么推翻?冲进皇宫直接弑君吗,不行的,他早在十年前风头正盛的时候都没胆子这么做,如今权势衰颓、民心不保,他更是不能如此莽撞,就算他有黑旗军在手,可这支军队的第一要义也是忠君护国,否则哪有这么多人跟他出生入死,仅靠荣华富贵是磨练不出这么一支不世出的悍军的,想来想去,还是民心,有了民心,他便能用民心来对抗皇权,有了民心,他便能借水翻舟,这是他的最后一丝希望,怎么来取得民心呢,让他们有的吃,有的喝,就这么简单,谁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便拥护谁,但现在国库空虚,自己的家财大部分都贴补了黑旗军,哪里弄那么多的钱粮物资来救民于水火呢?不用多费脑筋,他便想到了自己那富有的邻居,这些年虽也是按时交粮纳贡,但这些东西对南燕来说实在不值一提,他们的水土肥沃,又连赶上几个丰年,攒下的钱粮一定不少,嗯,又到了割草收毛的时节了,金兀洛不禁又想起了十几年前的那次大丰收,嘴角露出了难以自抑的笑,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的黑旗军,是该动一动了。”
女子讲得绘声绘色,如同她本人就是金兀洛一般,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看着明大哥,似有些调皮地问道:“东家,我说得可具体?”
明大哥不置可否,论形势倒是这个形势,听闻金兀洛派人往皇城送了一封国书,是关于加收贡品的,据说加价甚是离谱,具体离谱到什么程度,就是大燕全国百姓不吃不喝,把全年所得都贡了出去,才将将抵过。这是杀鸡取卵的做法,料想皇上一定不会同意的,这就等同于人家拿刀过来要杀你,你自己把脑袋伸过去一般,就是傻子也不会同意的。明摆着的局面,同意,死,不同意,打,打过之后,输了还是死,若是赢了,新仇旧恨便一并报了。金兀洛显然下了一步生死棋,赌的,是两国全部百姓的命。
杨曦觉得婵娟姑娘所言非虚,即使从她口中说出金兀洛嘴角一笑时,他也觉得这是真的,通过那碗茶来看,婵娟姑娘就是真有通灵的功夫,他也不会大惊小怪的,且她所谈之事关乎太多人生死,她还能闲庭信步一般娓娓道来,还讲得绘声绘色,这个女子,实在是令人称奇。
听罢女子问,明大哥想了一想,回道:“即使是最坏的结果,两国交了兵,我大燕也未必会输。论钱粮存储、后勤保障,近年来亏得苍天保佑,一连几个丰年,让我大燕不再像前几年那般积弱,不论国库还是民间,都着实丰殷了不少。军力方面,自金兀洛十几年前南侵以后,皇上一直暗中着力整饬,精兵强武,数年以来,丝毫不敢怠慢,无论单兵战力还是军队整体实力,都较之前大有提升,自信可与黑旗军一战,何况还有我大燕步兵五十万,百姓无数,战鼓一响,遍地皆兵,定会把黑旗军挡在铜陵关北”
女子不禁噗嗤一笑,道:“东家玩笑了,大燕国势日盛,这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看得见,北胡也看得见。至于军力方面,所谓‘纸是包不住火的’,大燕并不是铁板一块,也不是每个人都像东家这样关心国家大事,常系存亡之心,难保不会有人把大燕军队的演练情况报给北胡来换取酬劳。金兀洛若是南下,必是抱着破釜沉舟之心,他已没有任何资本去失败了,北胡的百姓也没有任何资本去失败了。倒是我大燕,国人是富了,家财、良田、老婆、孩子都有了,此时正是民志倦怠之时,谁又肯真心为国尽忠呢,万一战死,这身后的一切又该怎么办呢,国家是否能妥善安置好,或是到头来为他人做了嫁衣裳,莫不是空辛劳一场。他们心有旁思,即使上了战场,也不会专心打仗,越是有所顾忌,越是畏惧,畏惧了,就握不紧手里的兵刃,想着跑了,大家都想着逃跑,这时如有一人弃械而逃...”女子故意顿了顿,“东家,想必应该知道之后会是一种什么场面吧!”
“还有”,女子接着说道:“东家只知大燕军力大涨,殊不知北胡纵是国力衰弱,但黑旗军军费却是连年上升,金兀洛确实在山珍海味、美酒佳人之中流连忘返,但有一点他从来没敢松懈,就是他的黑旗军,他清楚地知道这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他连国家赈灾济民的钱都敢拿来贴补黑旗军。想来东家也知道,现在黑旗军由金兀洛的大儿子金彪朗来掌管,据传金彪朗丝毫不逊色当年的金兀洛,且与官兵同吃同住,军中威望甚高。劝东家不可轻敌。”
“照姑娘所说,我大燕真的难逃被屠戮之命了吗?”明大哥焦急又略显无奈地问道。
“如若两军对垒的话,大燕胜算却是渺茫,但两国交战,可变因素太多,无法从一刀一枪上论输赢。”
“若是刀枪之上都赢其不过,其他的旁门左道又有何用?就算两军对垒,我大燕兵多将广,未必就在其之下”
“却是兵多将广,无奈猛将寥寥无几。将败兵自溃,也是简单的道理,东家自然懂得”,女子说得慢条斯理,毫无争辩之心,但其所论却是铮铮铁理,不容半分置疑。
明大哥突然一声不响,显然说到了其痛处,多年来一直苦苦寻觅仍是一将难求,若不是遇到了这位杨兄弟,他此时恐怕要捶胸顿足了,但仅凭这个不满二十岁的少年,又能解得了几分干渴呢,想到此处,愁容便悄悄地爬到了脸上。
“杨家公子却是万里无一的猛将”女子话锋一转,仿佛看透了明大哥的心思,杨曦也是立时一愣,她嘴里的杨家公子就此时此景来说,九成九指的是他。
“只是精铁还需火来炼”女子继续道,一样的漫不经心,“几万人的死淬炼出的杀气,加上国恨家仇这副料,来点铜陵的土,加到潞河的水里,娄亭关的干柴,架锅点火,熬上千八百个时辰,这茶就出来了,双手捧过,要是能一口下了肚子,这件绝世神兵就算是炼成了。”
女子说得很是抽象,杨曦一时难以理解,明大哥却似懂了几分,拱手道:“多谢姑娘指点”
女子轻推了推面前的茶碗,说道:“东家客气。暑夜漫漫,热气弥退,微凉渐起,东家还是早归为好,若是因我沾了这湿凉之气,小女子哪里担待得起。另已到了就寝时辰,小女子就不陪了,东家请自便”说罢起身行过一女儿礼,继而退步离去,转过屏风,入了闺房。
明大哥只是在女子身后躬身行礼,并无多言。杨曦也跟着行了一礼,此时此刻,心中所想甚多,想来明大哥也是思虑难平,看来此夜,两个人都不会入睡了
。♂丝♂路♂文♂学♂网*♂.su♂ns♂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