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重生流小说】地址:chongshengliu.com
二人离了天心楼,来到湖边,发现那位初时撑船的女子还在,月光透过草蓬映在了女子的白衣上,那依稀身影,光影淋漓,比湖水更透彻,比月光更朦胧,看样子她是一直等在这里没有离开过的,看有人到,便出了蓬,行了礼,请二人上船。
二人回礼,登船、坐定,长蒿轻推湖岸,船便轻摇慢摆地往回荡,看着渐行渐远的天心楼,去时的心情好奇激动,回来时却是感触万千,短短不过一个时辰,却恍若隔世一般。
下了船,二人跟女子行礼作别。行了一段,杨曦回首望,没了女子,只剩了空船绑在岸边,自起自伏。起风了,水不再静了,船也跟着晃了,这场风能刮得多大呢?或许只有婵娟姑娘知道了。
出了揽月庄园,夜已深了,明大哥吩咐了两个白衣少年,把杨曦送到黎阳楼自己常年定下的一间上房暂住,而自己因有要事待办,不能和杨曦同游灵州了。临别之际,明大哥解下了随身携带的一枚刻着双龙戏珠图案的纯黑墨玉交给了杨曦,请其交到娄亭关守将王猛手上,杨曦一口应下,随后问明大哥,何日能再见。明大哥拍了拍杨曦的肩膀,毅然道:“北胡南侵之日,便是你我兄弟重逢之时”,说罢提身上马,疾驰而去。
在黎阳楼的上房里,杨曦辗转反侧了好一会儿,想着今天发生的事,一景一幕,一人一事,好像比自己这一年经历的都要多,从“一缕茶香”到揽月庄园,从说书人到店小二,还有青红两位侍卫,再到白衣少年,还有爽朗不羁、忧国忧民的明大哥,纤纤弱质、风华绝代的春风姑娘,通灵剔秀、活泼可人的金钗姑娘,最让人记忆尤新、心生震撼的,那个心中似有大千世界、但面上总是漫不经心的婵娟姑娘,他好像又回到了湖边岸口,望着对面的那座水雾后面的神秘莫测的天心楼,似乎这天下一切玄机都在那座楼里,那层昏暗无光的二楼,到底隐藏着什么呢?
婵娟姑娘说,北胡南侵之期日近,想此时正值初夏,春寒尽去,暑气上升,茫茫大地碧草行行,蒸蒸艳阳耀而不锋,一年中最好行征讨杀伐之事莫过此时节,再看明大哥匆匆而去的样子甚是急迫,想来这日期不过月余,甚至更短。再想父母尚在铜陵,若两国交战,铜陵必是首当其冲,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战乱一起,镇北镖局应该是开不下去了,家中诸事也应提早安排,如此一想,自己真的不宜再在灵州逗留,把玉交到娄亭关王将军手上后,就立刻快马赶回家把当前局势告知父亲,最好能够说服父母离开铜陵,迁到南境无烽火战乱之地暂息,然后自己再去投军,为国杀敌。
主意已定,心中稍安,加上一天脚行不断、心情起伏不定,疲乏之感在放松心境的那一刹全都泛了上来,不觉眼前朦胧、脑中影像渐熄,须臾便沉沉睡去了。
娄亭关在灵州和娄亭县交界,此处青葱岭山脉地势较低,十几年前,皇上曾命人破山开路,建关设卡,打通了娄亭和灵州的这道天然阻隔之后,即时成了大燕第二条贯通南北的要道,商旅、货物往来不断,互通有无,路边百姓沿途搭馆建栈,生意红火,国家物资也可通过此路运往东北全境,不用再绕青葱关,省去了太多人力物力,可以说这些年大燕的复兴繁荣,这条路可算是居功至伟。而据守此路的娄亭关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目前是大燕第二大关,其地位仅次于韩昭将军把守的青葱关。
从灵州到娄亭关,杨曦一路疾驰,中途停下吃了次饭,歇了几次马,行了整整一天。到了娄亭关口的时候,下马观瞧,只见此关倚山而起,巨石叠叠,无丝毫装点之貌。城防上旌旗招展,甲兵林立,“娄亭关”三个黑漆大字横布在城墙正中,两面朱红城门半开,门口一队兵士,正在盘查过往。
杨曦牵马来到一正在检查行人物品的兵士前,躬身行礼说道:“劳烦兵家大哥通报王猛将军一声,在下有事求见”
兵士转头看了看杨曦,一没官服在身,二没锦带盘腰,完全一个江湖小子模样,便一边翻腾包裹里的物件一边很是随意地问道:“可有行令文书?”
“没有”,杨曦躬身答道。
听罢,兵士鼻里不禁哼了一声,道:“当我们王将军是什么,随随便便一个店家掌柜的吗,想见就见,别说你一介白衣,就算是皇城里的人,也要先送拜帖过来,就这样,能不能见到还两说。看你年纪尚小,我也不跟你一般见识了,哪里来,哪里去,省得惹下麻烦”,兵士随手把翻乱的包裹推到一边,马上又有另一个递了过来,他又重复着之前的工作,不再理睬杨曦了。
兵士的傲慢并没有惹怒杨曦,自己不过一普通百姓,想这般方法见守关将军确实难成,兵士的话却提醒了他,他是有拜帖的,明大哥给他的,只是不知有没有用,倘若这也不行,那就只好硬闯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何况是朋友、兄弟之请,纵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而且杨曦隐隐觉着明大哥托给他的不是件小事,虽然明大哥说的时候显得很是平常,但直觉告诉他,明大哥这个人就算天崩地裂了脸色也不会怎么变,而这件事的严重程度,离天崩地裂也不远了,所以这玉,一定要亲手交到王猛将军手上。
想着,便从怀里掏出了那块纯黑墨玉,说道:“兵家大哥,不知这块玉可否算得上拜帖?”
兵士这次连头都没转,只不过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然后又瞥了一眼,之后猛地转过头来,不敢伸手去接杨曦手上的玉,只是定睛凝望着,让兵士感到震惊的并不是那块玉的质地有多么的上乘,虽也属精品,但不足震慑人心,真正让兵士吓了一跳的是玉上的图案,那副双龙戏珠图,要知道,在大燕能佩戴此等图案摆件装饰的只有一种人,即使镇关守境的王将军都不敢得罪的一群人,那就是皇族。
兵士赶忙行了跪拜之礼,口中哀求道:“小人狗眼一双,看低了大人,恳请大人饶命...饶命...”
兵士的这一举动反弄得杨曦不知所措,不由得退后了一步,随即又上前搀起了兵士,道:“也怪我没早些把玉拿出来,我也是受人之托,不知可否代为通报一声,我有重要物件要交与王将军”
“是,请大人稍候”,说罢,便一溜烟跑上了关。须臾,兵士便回,后跟着一戎装老者,身形矫健,步履生风,几步来在了杨曦跟前,打量了一番,面上稍显疑惑之色,躬身抱拳问道:“恕老夫老眼昏花,不知阁下是...”
想必这位定是王猛将军了,杨曦猜度已定,便行了跪拜之礼,道:“王将军在上,小人乃一介布衣,无身无名,让将军屈尊来见,实是惶恐之至,只是朋友相托,有一物件要交与将军,这才惊动了将军”
“哦,是这样”,王将军伸手扶起了杨曦,道:“不知你那朋友名姓?”
名姓,想来自己一直不晓明大哥名姓,不过看明大哥身份非比寻常,纵是问了,可能也得不到结果,杨曦不及多想,只得如实相告:“我还不知道我这位朋友的名姓,我只是叫他明大哥”
“明大哥”,王猛将军重复了一遍,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你要代交的物件可是一块玉?”
“是的”,说罢,杨曦便从怀中把玉掏了出来,交到了王将军手上。
王猛将军拿近了细细观瞧,不时用手摸着,神情几度变化,像是眼前划过了大千世界,让人流连,忘了返。王猛将军看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杨曦是猜不出的,此时他也不好打扰,只能静等。
过了好一会儿,王猛将军才缓过神来,爬满皱纹的脸恢复了平静,对杨曦说道:“敢问少侠名姓?”
“回王将军,小人姓杨名曦,北境铜陵人”,杨曦俯身拱手道。
“铜陵人”,王猛将军的脸略微抽动了一下,“少侠可是要回铜陵?”
“是的,完成朋友所托,我便要赶回铜陵了”
“啊...”王猛将军犹豫了下,接着说道:“路上小心啊,定要小心啊!”
“谢王将军嘱托,那小人这就告辞了”说罢,行了跪拜之礼。
王猛将军连说了几声好,看着杨曦上了马,过了关,马蹄荡起的烟尘轻滚,渐渐模糊了少年的身影,直至消失在了遥远的北方。虽说是两不相识,但少年这一举一动、寥寥数语,像极了当年的自己,当年的明王,那种眼神炯炯,那种意气风发,那种无畏无惧,那种舍身取义,都充分证明了大家是一路人,虽不是亲族,却流着相同的血,一旦国家有难、黎民不安就会沸腾起来的血,我们并不孤单,我们并肩而战,当狼烟再次升起的时候,兄弟们,我们一起上
。♂丝♂路♂文♂学♂网*♂.su♂ns♂il♂u.c♂om
《狼烟》转载请注明来源:重生流小说chongshengli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