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刺卫传》转载请注明来源:重生流小说chongshengliu.com
伊无双十余年前刺杀失手后,便隐名埋姓于天姥山百花园,凡事皆有两大护法及四大护教玉女支应,自己则静室内每日安心修炼。所涉及《紫薇玄经》的口诀招式,早思之烂熟耳。当下铺纸执笔,如有神助。
光景过了不久,叶风舟拖拽几根长满野果的树枝返回。瞧伊无双一会儿抬头若有所思,一会儿埋首挥毫疾书。遂纵身落到身后,见她已写下厚厚一叠麻纸。心想无双妹妹果然厉害,我虽已将《玉皇真经》牢记于心,倘教招式口诀全都写画出来,只怕至少也需个旬余半月。
冷小宛迎面躺在十余丈外的花丛中,唤道:“风舟,你来。”
叶风舟随即应了一声,道:“作甚么?”
吓得伊无双猛一抬头,腾地直起身来,诧然道:“你何时躲在这里,我怎未听到丝毫动静?”
叶风舟进前搂住她的腰肢,笑盈盈道:“适才双儿旁无二念,专心致志用功,却无半点防范,自然听不到动静。我怕惊扰到你,便悄悄走来看看。”
伊无双捋了一下耳边几缕青丝,嫣然含笑道:“宛儿唤你呢,还不快去。”
叶风舟见她肌肤如玉,美目含羞,忍不住揽在怀里,凑上双唇轻轻亲吻一下。
冷小宛一骨碌爬将起来,‘噔噔噔’跑至近前,眨眨眼睛,道:“风舟,你抱住双儿姐姐作甚么,看她满脸通红的,是不是你欺负她了?”
直把伊无双臊得浑身发烫,忸忸怩怩道:“你们快走远些去,别妨碍我作事。”说着话,徐徐坐在磐石上。
叶风舟一把抓住冷小宛的玉腕,故意恐吓道:“你不教我欺负她,那我便欺负你罢。”
冷小宛果然唬得一怔,慌挣扎着抽出手来,转身飞也似的逃开,边喊道:“双儿姐姐救我!双儿姐姐救我!”
伊无双螓首低垂,柔声嗔骂道:“偌大年纪怎像个孩童似的,得失心疯了么?”
叶风舟挨着她坐下,道:“倘若将来有一日,我真个患得失心疯,有你陪在我身边,余生足矣。”
伊无双拿起几张麻纸,道:“风舟,你且看看。”
叶风舟忙接过展开细观,渐觉《紫薇玄经》心法奇特,暗付:“莫非那里写错了,为何与《玉皇真经》大相径庭?”待至阅完第三张,难禁更为吃惊。呆呆远眺群山,心想《紫薇玄经》如此阴寒柔腻,全然不似《玉皇真经》那般大开大阖,这二者背道而驰,如何融会一起?
伊无双见他望着远处发呆,轻语道:“风舟,有何不妥?”
叶风舟摇摇头,道:“这《紫薇玄经》玄妙之至,当真令人费解。”
伊无双道:“抑或口诀残缺难以贯通,待我写完一阅便知。”
叶风舟皱眉思索片刻,忽唤道:“宛儿,你过来。”
冷小宛远远站住,小嘴一撅,道:“不,教我去受你的欺负么?”
叶风舟笑道:“来罢,教你个好耍的功夫。”
冷小宛闻言一纵身,跃在他面前,道:“甚么功夫?”
叶风舟道:“趁无双姐姐无暇与我切磋,你先修习这些招式心法。学成之后,我们再仔细钻研融合之法。”
冷小宛依言就地而坐,盘腿闭目。
叶风舟一字一句念道:“入色界不被色惑,入声界不被声惑,入香界不被香惑,入味界不被味惑,入触界不被触惑,入法界不被法惑。”
冷小宛遂身体正直,轻轻闭合两眼,舌尖顶住上腭,摒除心中杂念默默调息。双手握固,以大指掐中指中节,四指齐收于手心。
叶风舟待她调整完毕,接着念道:“泯外守中之先,第一步须行‘制外存中’法,制外所以令外不入内,守中所以令内不缘外。”
冷小宛便以两手十指相叉,气息微微不使有声。
少顷,叶风舟又道:“泯外则不用强制防治外尘之干扰,而外境自泯,外泯则内景之中体自见。天地有天地之中,宇宙有宇宙之中,人心有人心之中,理事有理事之中。得其中,固执而守之,守而勿失,便入道矣。丹道派则须配合八卦五行以规其中,复以中为玄牡之门,乃天地之根。故以中窍为千古不传之圣窍与道窍。守之可应天地之中与宇宙之中,得到人心与天心合一、及人心与道心合一之境界,因之而神化万千也。”
冷小宛放下所叉之手,食指叠于中指之上。
叶风舟道:“守中守一,为无形无相无位之道法,此守窍法,则为有形有相有位之道法。夫人心好动,易向外驰放,难得片刻安住。欲其冥极,殊不易言,于此时便可用系心守窍法。系心守窍,亦即儒门之收放心工夫。当做工夫时,一觉此心已放,便应即予收回,系于窍中。初时,一住即放,一放即收,再收再放,再放再收,久久纯熟,自不驰放散乱。归于一切处无心、无念、无欲、无为,而以得解脱也......”
冷小宛渐觉小腹缓缓升起一股真气,从下丹田出发,经‘长强穴’、‘三阴交穴’、‘鱼际穴’三穴沿脊椎督脉通‘尾闾穴’、‘夹脊穴’、‘玉枕穴’三关,至头顶泥丸宫,再由两耳颊分道而下,会至‘上星穴’、走‘鹊桥穴’,与任脉一接并,顺胸腹正中下还丹田。
顷刻间,在体内沿任、督二脉循环一周。
叶风舟见她满面红光,气息充沛,不由大悦,笑道:“宛儿,收功罢,今日修到此处即可,明日接习第四重。”
那知冷小宛却无动于衷,仍闭目入定。
叶风舟略微一怔,忙搭在冷小宛手腕脉搏,只觉脉象跳动的甚为怪异,再凝神切听,心想:“怪哉,才一瞬间,宛儿体内怎会生出两股内劲,一柔一刚分开运行,难道《玉皇真经》与《紫薇玄经》相互抵触,不能融会贯通?”
冷小宛忽地蹙起眉头,左脸颊竟然腾起冉冉寒气,右脸颊却恍若落日红霞,额头且溢出莹莹汗珠。
叶风舟大吃一惊,急并指点到她天柱穴、膈食、百会三穴。
只听冷小宛‘嘤咛’一声呻吟,倒在他怀里酣然大睡。
伊无双缓缓走来,问道:“风舟,宛儿怎么了?”
叶风舟叹口气,道:“险些走火入魔,看来须另寻别法。”
伊无双道:“她可是先学了你的《玉皇真经》心法,再习《紫薇玄经》的么?”
叶风舟点点头,道:“先前疏忽了,所幸并无大碍。”
伊无双听言,遂也并指搭在冷小宛脉搏之上,静心切闻,良久方道:“倘若两道真气阴阳难交,那岂非徒劳无功?”
叶风舟道:“按理说是不错的,然天下武功皆源于道家,怎会无法糅合,必是那里出了问题。”
伊无双嫣然一笑,道:“言之有理,正所谓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功道家分,道分内息与外气,内外合一抱元归。焉有不合之理?”
叶风舟道:“抑或宛儿内功浅薄,无法控制也未可知。”
伊无双道:“你将《玉皇真经》传授于我,且再试上一试。”说完,正坐入定。
叶风舟彷徨片刻,便吟道:“心无一物则物泯,心无一念则念泯,心无一理则理泯,心无一事则事泯。如此则自一尘不染,万境诸寂,心法双泯,能所两忘,而入于无何有之乡矣。无论用空心空境法、存心存境法,或存心空境法、存境空心法,总以求此心之能虚极静笃,空灵神明为要妙。”
伊无双依言先运起《玉皇真经》至阳真气,顺穴道往周身引导。再以《紫薇玄经》阴柔内息,徐徐跟进。
叶风舟又沉声道:“人之心无时不动,动则散乱,而万念纷飞,幻想交织,无时或静。动一分妄念,则损一分真气。多一分清静,即添一分元阳。欲得其本心,全其阴阳,则须寂其心,死其心,使一心不动,万念俱止,心寂则念自止,念止则心自寂......”
伊无双骤然浑身一抖,牙关紧咬颤栗不止。
叶风舟见状,登时唬得膛目结舌。复并指戳去,疾点她天柱穴、膈食、百会三穴。
伊无双亦缓缓歪在他的臂弯处,与冷小宛同赴神游。
叶风舟心道:“双儿如此功力,且难以抵挡,看来不能急于一时,须循序渐进。”
当晚大风骤起,乌云遮天,少时便暴雨如注,电闪雷鸣。
叶风舟方将二女抱在附近山洞里,并放一起脱下衣袍盖裹住。
忽有一个脸带面罩,浑身湿漉漉的劲装男子闪了进来,单膝跪地,道:“属下启禀亭主,总舵教头柳行云叛乱投敌,郑文景、李成达、方秉山等被杀,飞虎卫使安子衣去向不明。”
叶风舟听了,神色骇然道:“展老亭主无事罢?”
劲装男子低头回道:“尚无凶险,然据属下暗中打探,谷梁拓罗已率枢密院众多高手,正往总舵急赶。”
叶风舟道:“你何时见过慕容楚楚与安子衣?”
劲装男子道:“二人自出东雁山谷后,便踪迹全无。”
叶风舟道:“那位桂王之侄,慕容素素、不,孛儿只斤·瑶瑶现在何处?”
劲装男子道:“藏身于雁荡山下,永嘉府内。”
叶风舟道:“你速往总舵,定要竭力保护老亭主安全。”
劲装男子迟疑片刻,道:“那亭主你......”
叶风舟自怀中取出一个龙首雁体,金字银底的令牌,道:“毋须多言,此为总督金批,可调动雁荡十六亭一切卫使,你先去与援卫门柳少亭商议对策。倘到万不得已时,可率卫使护住老亭主前往西雁山崎云楼处。”
劲装男子慌垂首平伸双手,恭恭敬敬捧接住,道:“属下接令!”言毕,转身飞入倾盆大雨中。
叶风舟拿起一个枯枝,拨挑着篝火,心中寻思着:“适才听闻飞龙卫使所言,此事蹊跷的很。虽种种迹象表明,永嘉府所遇的那个慕容楚楚,乃是桂王之侄,桂章次女孛儿只斤·暮秋假扮。但慕容楚楚于今身在何处,难道她与桂王之侄容貌体形十分相像,否则桂暮秋怎会如此有恃无恐,不怕人揭穿?安子衣身边的女子,想来便是桂章长女,孛儿只斤·瑶瑶了,可她整日如影随形的,厮跟在子衣身边,又意欲何为呢?”
‘咔嚓’天空响起一个炸雷,紧接又是一个闪电。
叶风舟不由举目往外一扫,又想:“估料探事亭官商卫早有细作潜入,并已掌握大部机密。看来须立即启用机要亭之绝密卫使,将情况察查明确。”
‘咔嚓’又是一个霹雳,雨下的更大了,滴滴冷雨伴随着狂风,嗖嗖射入山洞。
叶风舟一惊,定神思索片刻,便将伊无双写下的《紫薇玄经》秘籍展开,铺在面前地上,依法盘膝打坐,导出阴阳两股真元运行周身。
当两道真气行至‘关元穴’时,即相互撞击不能前进。
叶风舟顿觉胸口沉闷,仿如一块偌大磐石堵在那里。当即双手抱圆,欲强行突破。
那知阴柔之气骤然径向下方‘中极穴’涌去,而阳刚之气却反其道而行之,忽窜过‘神厥穴’、‘巨绝穴’,直冲‘俞府穴’而上。
叶风舟张口‘噗’的一声,喷出一股鲜血。慌缓缓压下真气,归于小腹丹田之中。遂把牙一咬,心道:“即便走火入魔,我也不能放弃。”调息片刻,略觉有些缓和,双手颤抖着翻到最后数张麻纸,又细细端详起来。
只见最后几页写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
叶风舟抬手擦拭一下嘴角鲜血,暗付:“此意莫非教我等摒邪引正,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之么?”
接着写道:“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
叶风舟恍然大悟,自语道:“原来如此,修炼者须看淡生死,心中放下恩怨情仇,方能通达至道。否则势同水火,自取灭亡。宛儿与无双皆身负血海深仇,自然一时难以放下,所以导致真气乱行,险些走火入魔。”
又看下去:“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叶风舟看到此处,腾地跳起身来,大叫道:“我晓得了,自然之道为静,所以能生天地万物。天地的运行遵循自然,所以能使阴阳相胜。阴阳相胜相生,则变化必定和谐也。”
霖江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重生流小说chongshengli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