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流小说【chongshengliu.com】第一时间更新《雁荡刺卫传》最新章节。
紫元真人道:“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谷梁飞鹤立身言道:“阿弥陀佛,真人果然道行高深,老衲佩服。”
紫元真人站起道:“福寿无量天尊,老和尚禅修也非同一般。”
谷梁飞鹤点点头,看着叶风舟,道:“小子,老衲还有一事相商。”
叶风舟忙抱拳施礼,道:“大师请讲。”
谷梁飞鹤道:“我儿多罗奉桂王之命寻找郡主下落,若无功而返恐殃及自身。老衲只得暂将郡主带回王府替他讫令,你可否给一份薄面?”
叶风舟迟疑不决,道:“这个嘛......”
谷梁飞鹤道:“小子毋须担心,老衲保证郡主平安无事。彼时再次相会,便是你二人大喜之时。”
叶风舟深深一揖,道:“如此有劳大师了。”
谷梁飞鹤进前俯身,将昏昏沉沉的桂暮秋挟在臂弯,道:“小子,拜师之事望你详加斟酌!”诺了声‘阿弥陀佛’后,昂首迈着矫健的大步而去。
紫元真人抚髯赞道:“这位大和尚虽然正邪不分,但也襟怀坦荡、光明磊落,真乃江湖上为数不多的性情中人,值得尔等尊敬。”
叶风舟轻声唤起伊无双,抱住冷小宛,道:“父亲,咱们走吧。”
几人行至佛晓,已到距临海县百余里外的台州天台山脚下。
天台山自古以来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胜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数来数去数不清。”之说。然纵观全局大致可概括为古、清、奇、幽四个字。赤城栖霞、双涧回澜、华顶秀色、琼台月夜等被称为天台八景。东晋人孙绰在《游天台山赋序》中曰:“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
紫元真人眺望着山上,道:“国清寺方丈觉成与我有些交情,咱们去叨扰一晚。”
此时冷小宛业已醒来,三人点头称是。
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初名叫作天台寺,后改为国清寺,寓“寺若成,国即清!”之意,南宋时期,被列为江南十刹之一。
紫元真人来到朱红大门前,自有小沙弥进庙通报。
少顷,觉成和尚忘履相迎,握掌寒暄数句,便引入斋房用膳。尔后吩咐弟子打扫几间静室,供他们歇息。
当晚叶风舟陪父亲坐在寺院内的石桌旁,倾诉思念之情。
紫元真人道:“十八年前那晚,突然有信书传来,上言道你祖母叶秀衣染上重疾,将不久于人世。我把总舵主之位传给师弟展南征,便连夜赶赴富春县东洲岛。那知还是迟了一步,你祖母因过分系念展思君郁郁而终......”
叶风舟听到此处,大为骇异,叫道:“父亲,数月前在新城县时,我还曾与祖母见过一面,怎么会郁郁而终?”
紫元真人双目瞪的溜圆,道:“当真?”继而呵呵一笑,道:“儿呀,那定是有人假扮,你祖母乃我亲手安葬,如何凭空出现在新城县镜?”
叶风舟低头寻思良久,道:“奇了,那人会是谁呢?”
紫元真人道:“据亭卫飞鸽密使禀报,朝廷早于五年之前,便陆续往雁荡山派遣了数批禁卫细作,安插在十六亭各个分舵伺机而动。并杀死体貌相似亭卫,然后取而代之。那假扮你祖母之人,必为朝廷鹰犬无疑,但不知你祖母早已仙逝,故而露出破绽。”
叶风舟惊得面容失色,道:“如此说来,柳行云大哥抑或有人假扮?”
紫元真人点点头,道:“你师兄柳行云跟随我多年,绝不会作出此等离经叛道之事,我得知随即下山,欲前往浩然楼探个究竟。”
叶风舟道:“雁荡山现正处多事之秋,父亲能主持大局再好不过。”
紫元真人摇摇头,道:“为父乃方外之人,此番只为你师兄柳行云而来,余多红尘纷扰,与我毫无干系。”
叶风舟不由剑眉一竖,跳将起来,道:“父亲,此言差矣。常言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有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于今大宋疆土尽入蛮鞑掌握,我辈岂能不闻不顾、独善其身?却不知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忽听背后有人言道:“阿弥陀佛,叶道尊父子因何闹起分歧?”
紫元真人立身拱手道:“深夜惊扰大师清修,罪过、罪过。”
觉成大师笑道:“令郎相貌堂堂,不知武功如何?”呼地一掌拍出。
叶风舟遂不及防,慌双掌一并接个正着。
觉成大师发出一声低吼,当下使出五成功力。
叶风舟顿感双臂发麻、胸口闷堵,急运起九天罡元功第二重‘羡天罡元’奋力抵挡。
那觉成大师似颇觉意外,口中‘嗯’的一声劲力加强。
叶风舟气行周天,激起九天罡元功第三重‘从天罡元’堪堪抵住。
觉成大师又‘咦’了一声,神色十分凝重,遂将功力收回往后一纵,问道:“老衲生平闻所未闻,竟有这等事?你的内功很是怪异,但不知师承何人?”
叶风舟忙躬身道:“大师见笑了,晚辈师从展老亭主门下。”
觉成大师奇道:“我虽与展南征未曾谋面,但也早慕其大名。你父亲与他师从同墙,内功调运当均属道教心法。可你这身功夫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绝非源于道教法门,不知得自那位世外高人所授?”
叶风舟答曰:“觉成大师果然慧目如炬,晚辈是将《玉皇真经》与《紫薇真经》阴阳融合,新创一门调息心法,双儿和宛儿起名曰九天罡元功。”
觉成大师闻听,抚掌赞道:“小施主,快将你那个九天罡元功悉数使来,教老衲开开眼界。”
叶风舟迟疑的看着叶讨元,道:“父亲......”
紫元真人哈哈大笑,道:“觉成大师江湖人称武痴,见到希奇武功便如疯如癫。你若不使将出来,恐怕今后他便要寝食难安了。”
叶风舟只得双手抱拳,道:“如此晚辈献丑了。”当场以九天罡元功护体,打出一套碧雪剑法和玉霖剑法演变而成的拳脚功夫。
觉成大师一旁不住的喊道:“妙、妙、妙......”
顷刻之间,叶风舟抱元归一,道:“请大师多多指教!”
孰料觉成大师陡然叫道:“小施主,咱们再比试一番。”
叶风舟连连摇头,道:“晚辈惶恐,不敢冒犯大师。”
觉成大师道:“甚么晚辈前辈的,切磋不分年纪,你尽管放手打来,老衲承受的住。”
紫元真人点点头,道:“风舟,不妨事的,你与大师再拆上几招,点到为止罢。”
觉成大师不由大声嚷嚷道:“牛鼻子,你说的乃甚么话,为何点到为止,是唯恐小施主伤了老衲?依你之意,是老衲不敌你的儿子了?”
紫元真人知他想以佛门心法,点化儿子叶风舟,便慢慢坐在石凳上,含笑不语。
觉成大师十趾抓地,十指上翘,全身之气力集中于双手掌,一招‘力按千斤’使出向叶风舟头顶拍下。此功夫来自于少林七十二艺中的第五十一艺螳螂爪,螳螂爪又名叫做大力金刚手。是少林七十二艺中的硬功外壮法,属阳刚之劲,兼阴柔之劲路,专练人身掌部的功夫。他以大力金刚手成名数十年,早练得炉火纯青。但见劲风浑厚,源源不绝。
叶风舟只感全身俱被掌风笼罩,逼得难以喘气,慌忙一招缠丝剪云手中的‘佛柳寻花’式,钳向他的手腕迫其卸去内力。
二人拳来掌往,飞来跃去,直斗到明月当头,兀自难分胜败。
紫元真人恐再斗下去一方尽力枯竭,忙起身大声喝止。
然觉成大师与叶风舟斗得一时兴起,怎肯停歇?仍催出延绵内力,相互拆解。
紫元真人喊道:“老和尚,我儿子身受重伤未愈,你切莫失了手。”
觉成大师闻言一怔,遂跳出圈外,愕然道:“令郎这等功夫,何人能伤及他?”
叶风舟便将途径新城县时,巧遇谷梁飞鹤之事详述一遍。
觉成大师点点头,道:“怪不得,普天之下老衲修为上只佩服三人,一个便是那位大日金佛谷梁飞鹤,另两位乃展南征与你父这个牛鼻子。”
紫元真人道:“觉远大师,小儿被龙虎十象功震乱脉门,你可能助其复归原位?”
觉成大师摇摇头,道:“任督错移,罩门无形,乃武学至高无上境界,因无死门逢敌即可百无禁忌。若以内功复位,反而徒伤根元。”
真元真人思索片刻,道:“言之有理,如此我儿因祸而得福也。”
觉成大师缓缓盘旋坐在地上,膛目不语。
叶风舟见他时而皱眉仰天,时而垂首自语,显然是在苦苦思索甚么,神色观之甚为苦恼。便劝道:“已过子时,大师该歇息了。”
觉成大师朝他挥挥手,仍呆呆打坐。
叶风舟无奈,只得向父亲请安独自回到寝室。
风吹星稀,一夜无话。
翌日洗漱完毕,与伊无双、冷小宛用过膳食,却独不见父亲和觉成大师。
叶风舟走出斋房,拦住一个小和尚询问。
那小沙弥指向庙观后院,道:“二人还在寺庙后院,整宿未眠。”
叶风舟大惊,慌与二女前往寻找。待到后院石林外,却听得里面传来吆喝纵跃之声,急忙跑了进去,聚目一看。
只见父亲与觉成大师拳脚往来,正战的难分难解。
叶风舟不由叹口气,道:“昨晚他与我斗了半响,此时又与父亲打将起来。看来武痴之称,真真名不虚传。”便使眼色与伊无双、冷小宛远远站着,翘首观看。
但见紫元真人所使招式皆条理清晰,泾渭分明。觉成大师的招式却变化莫测,难以捉摸。
伊无双笑道:“这两位老人家怎像孩童一般,饭也不吃的在这里打架?”
叶风舟摇摇头,道:“觉成大师号称武痴,与父亲一别多年未见,逢此机遇若不较量一番,恐再无相聚之日了。”
二人一直打到午饭时,这才胡乱吃了些斋饭,而后又来到石林内,继续缠斗。
叶风舟与伊无双、冷小宛反正闲暇无事,便立在旁边欣赏奥妙。
觉成大师突然叫道:“紧闭牙关口莫开,口开气泄力何来。须知存气常充腹,煞手休将气放怀。回转翻身轻展动,灌通筋骨壮形骸。终朝习练常如是,体质坚牢胜铁胎。”
紫元真人跟着大声喊道:““太极者,无极生,动亦之机,阴阳之母,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亦,皆及神鸣。心静身正,亦气运行,开和虚实,内外合一,运柔成钢,钢柔并用,静发自如。”
伊无双大喜,道:“风舟哥哥仔细听,两位老家人似在传授‘大力金刚手’与许宣平的‘三世七拳’口诀。”
冷小宛大惑不解,道:“我只知大力金刚手,乃少林寺七十二项绝技。但许宣平乃何许人也,‘三世七拳’又是那门子的武功?”
伊无双道:“据传距今五百多年前,远在盛唐时期,有一位隐居于城阳山中的修道之人,名为许宣平。《太平广记》记载:唐睿宗景云中,许宣平隐于歙县南山,结庵以居。不知其服饵,但见不食。颜色若四十许人,轻健行疾奔马。时或负薪以卖,薪担常挂一花瓢及曲竹杖,每醉行腾腾以归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路人莫问归何处,穿入白云行翠微。'他曾题诗于传舍壁上,诗曰: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静夜玩明月,间朝饮碧泉。樵人歌陇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后李白见到此诗,以为是仙,访之而未遇,复题诗于许宣平寓舍壁上,诗曰: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岑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索,倚柱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
叶风舟道颔首:“许宣平于深山中所创名曰‘三世七’拳,因该拳共有三十七个姿势,因此也称三十七势。之所以称三世七,是取自人有三世,即:天前、地后、人今三世。拳分七品,即:门外、入门、阶及、当堂、入室、开窍、神化七个层次之意。不过,南北朝时程灵洗上承韩拱月,传‘小九天’法,其中也有‘小九天法’式,‘及‘用功五志‘、‘四性归原歌’等,讲究练拳结合易经,太极者非纯功于易经不能得也。唐朝又有李道子,所传太极拳功,名为‘先天拳’,并留有‘先天拳’歌诀,即‘授秘歌’。直至张三丰代李道子所传的太极拳功,名为‘十三势’。宋谱中记载有云:精一及孔孟,神化性合功,七二乃文武,授之至予来,自著宣平许……由此可见宋人三丰前辈所传的太极功法中,很大一部分是师承于许宣平前辈。”
冷小宛眼瞧着紫元真人每当占据上风,便被觉成大师使出一式怪异招数,瞬间化解,立时又打成平手。禁不住心惊胆颤,暗暗称奇。
小说推荐:《圣拳!》《维持女配的尊严》《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新顶点小说网】《我的法宝能无限升级》《她被赶出侯府后》【重生流小说】《顶级坏种为我俯首称臣》《北美新神》
天才一秒记住【重生流小说】地址:chongshengli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