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流小说

青葱关

重生流小说【chongshengliu.com】第一时间更新《狼烟》最新章节。

这一夜雨下得很大,好像还掺着冰雹,砸在客栈的窗棱上噼啪作响。杨曦独坐在灯前,还在想着慧空大师的那句“顺其自然”,难道是让自己不去刻意管它,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吗。就算这样,那又要置之不理到什么程度呢?倘若日后真的事发,自己是去逃还是去认罪,按照自己的秉性,是如论如何都不能自己逃命而让父母受苦的,该抗的一定要抗,这件事不能顺其自然,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让它往一个相对最好的方向去发展。

杨曦思量着、琢磨着,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主意,挺了挺疲累的腰,觉得不再像从前那般怅然若失了,仿若胸中有了底气,呼吸有了力量。事情,任凭它去发展,我,只做我自己。杨曦突然有所领悟,原来慧空大师所说的顺其自然,是这个意思。

晨光初起,天空像水洗过一样,好一个亮澄澄、蓝汪汪、万里无云、纯净透亮的艳阳天。温暖、舒适地柔光满铺在脸上,不时轻起的微凉的风,给人一种温馨弥漫,给人一种心旷神怡。

镖队清早出发,朝着此行的最后一站有序、严整地行进。一个时辰左右便出了惠县,走在通往灵州的官路上,看着庄稼遍野的青苗,不知在某一处突然斜插出来的田间阡陌,远望着连绵起伏的山势,穿流在山脚下那银色闪闪的小溪,整片整片的矮树林,炊烟升腾的民居瓦舍,成群的牛羊马匹,三三两两、五十成群结伴而行的往来客商,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恬静祥和,而自己仿若跳出了人寰,旁观着这个叮当作响、惹人欢欣的玲珑世界,好一派烟火袅袅,好一副溢彩流光。

“灵州是个什么样啊?”杨曦端坐马上,转头问向身旁的邢镖头。

“灵州啊,很大,很热闹,人很多,熙熙攘攘的,商铺修得很豪华,府邸、民宅也很讲究,总之呢,好地方啊!”邢镖头一边想,一边慢慢吞吞、支离破碎地说着。

不过杨曦能想象得出来,那是怎样的一座城市。作为大燕最富庶的一个州县,灵州以丝织闻名天下,土生土长的灵蚕吐出的丝柔滑纤细、透亮坚韧,织成的灵锦为各国权室富家所青睐,大燕、北胡、百图、东陵这四国君上的王衣皇袍均是由极品灵锦制作而成,成了灵锦至高无上的金字招牌。

灵州的地理位置紧邻皇城,从北方去往皇城的商客墨旅基本都会在灵州停留一二,如此的地利人和,慢慢地使灵州的客栈酒楼、妓馆茶肆、古殿老寺、俊山灵河中的人烟越发地升腾起来,一来二去,灵州的客栈酒楼装饰得越发豪华,妓馆茶肆更加讲究,古殿老寺有了专人照管,俊山灵河也有了典故。日子久了,灵州由丝织品大城变成了一个游览胜地,名气响了以后,不仅北方的,从南方去皇城的,办完事也会再往北去灵州走一走,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是忽略皇城、直奔灵州而来的。

现在灵州最为有名的是“三山五楼”,这是聪明的灵州人自己想出来的招牌,自己宣传出去的,名声出了州,出了国,到了很遥远的地方,带回来的就是源源不断的金银财宝,永世享不完的荣华富贵。

惠县离灵州还是有些距离的,因为中间隔着个青葱岭,所以这一程大概要走四五天。镖队一天走多少里、什么时候吃饭休息、晚间在哪里睡觉,已经不用邢镖头张罗了,到了固定的时辰、指定的地点,车队自然就不往前走了,这是十几年来形成的默契,也是镇北镖局的规矩,镖师们早已习惯,只是杨曦才刚刚学起。

到了青葱关,见其城楼上旌旗招展,甲兵林立,威风赫赫,震人心魄。下面一条宽阔的护城河环绕城脚下,朱红色的城门大开,门前的铁索桥横贯在护城河上,来往的行人车辆都要接受守门甲兵严格检查,确定安全后方可通过。

镇北镖局因为车辆较多,兵士检查了好一段时间。其实他们都知道这个车队是哪个镖局的,因为那领头的他们每年都会见上几次,也听过镇北镖局的名声,十几年来从未检查出违法的货品,但还是要精心检查,丝毫不敢怠慢,因为青葱关守将、他们的最高长官韩昭将军此时就在青葱关城楼的厢房里,或伏案办公,或厅堂散步,或椅上秉读,或伫窗远望。

朝廷有明文规定:战时,关上兵将一律不得离关;非战时,关上巡防甲兵不得少于三百,守将可居于城中,但离城要向上司提前一月递交书面申请。韩昭自到任起,已有数载,其中归家五次,每次午间离开,第二天天明必回。虽然家就在城中,但他还是一直住在关上,处理公务、研习兵书、操练士兵。

韩昭是个儒将,原只是兵部司丞李靖的一个文书,后往明王府差送过几封书信、通报过一些事情,明王见其叙事条理清晰、也无丝毫慌张惶恐之色,便问其在兵部任官几载、可晓兵事一些寻常话语,没想到越聊越投机,最后发现韩昭在兵法见识上竟自成一套理论,天马行空、无规无矩,其中有些战法连自己都未曾想过,便暗暗记下了这个人。

后来南方有几处匪落渐渐壮大,已成不可不除之患。明王趁机推荐了兵部司丞行书韩昭。当时还把李靖吓了一跳,韩昭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哪会打什么仗呢,便向燕皇说了一大堆韩昭不能打的理由,最后又推荐了南境守军当中的一位老将。燕皇本欲听从李靖的建议,无奈明王执意再请圣命,燕皇料想这也不是什么大的战事,为了不伤及明王颜面,便同意了让韩昭披袍出征。

这一仗打得很新奇,很漂亮,挑一个没风的天儿,在草匪聚首的山脚下,几十桶火油浇到了柴草枯木上,火石一打,火苗蹭地一下就蹿起来了,上面再敷以湿草,加上百图特有的“熊跳跳”,一种赶熊时百图山民所使用的块状药物,遇火即挥发成气体,成了气体的“熊跳跳”气味难闻至极,难以用言辞尽述,总之会让熊抓狂难忍、拼命逃窜。

白烟甚是浓厚,一团一团地往山上涌,顿时云雾邈邈,把匪山幻化成了仙山。仙界,凡人是住不了的,不消一炷香功夫,就见土匪们狼撵了似的往下逃,别提拿兵器了,有的衣服都没穿好就飞快地往山下跑。到了山脚下一看,一排排荷甲持兵、整齐威武的朝廷兵将正等着他们入网呢,再看看此时的自己,吊儿郎当的,还打什么了,便直接束手投降了。

一兵未损,荡空匪寨,活捉匪徒首领。这样的战绩报到朝廷,连明王都被震撼到了,赞扬他的人说他是天降神将,骨子里就存着战神的精髓,即使从未碰过刀兵,一旦走进战场,他的魂就回来了;反对他的人说他是侥幸取胜,用的还是从未听过的什么“熊跳跳”,手段实在难以上得台面,想我大燕甲兵几十万,平个匪居然还要用百图民间对付野兽的这种歪斜的方式来取胜,说出去都有损我皇颜面。不过燕皇还是嘉奖了他,灵锦数十匹、白银万两,并加封“荡寇将军”称号。

诏书到达阵前的时候,嘉奖只占了诏书的前半段,后半段的内容则是几场相对来讲更加艰难的战事要韩昭接着打。韩昭跪拜领旨谢恩。当场便把灵锦发给了高阶将领,把白银赏赐给了全军士兵,虽说每个人分到的不是很多,但大家对这位儒将的看法却不像从前那般轻蔑了,韩昭在军中的威望日渐升起来了。

全军整顿一日,再一次清点人数、武器、钱粮,派哨子骑快马先行探路,并致信到匪患当地州县府衙,要其全力配合剿匪。第二天全军开拔,整支队伍精神奕奕地沿着官路快速、有序地行进,像巨蟒草中穿行,像猛虎林中跳涧,像彩凤天空旋舞,像蛟龙盘绕九天。军中甲兵气势旺盛,大步前行,旌旗遍插全军,迎风招展,旗上写着三个大字--荡寇军。

从韩昭如今坐守大燕第一大关来看,接下来的几场战斗的结果就不用多说了,此处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战法,实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管是己方的兵将、对面的匪众还是朝廷上的旁观者。

韩昭很少跟匪众进行枪对枪、刀对刀的那种正面较量,当有的匪众已经在山下摆好了阵型准备和朝廷正规军交战的时候,韩昭派人从后山上去把人家的老巢给烧了,匪众见山上着火,一边骂着韩昭这个卑鄙小人,一边赶忙上山去救火,谁料还未到寨上,便被山腰处不知什么时候埋伏起来的一队人马射了冷箭,惨死在回家的路上,只有少数侥幸逃脱了,眼看寨子也没了,只好背井离乡、另寻活路了。

其他匪寨的消息还是蛮灵通的,一听说朝廷派了个不讲规矩的将领来围剿,就都不用以前那种对付朝廷正规军的方法了。上山落草的人往往都是讲义气的,土匪,也有土匪的尊严,偷偷摸摸、暗里阴人这样见不得光的手段有些山寨是不愿意用的,而这样的山寨往往都能发展壮大,因为他们有明确的道义和方向,人员相对稳定,不会因为没钱没人这样的问题而选择离开,山上的人意趣相投,聚成一个堆,便会招来更多同样性情的人入伙。到了这个时候,那种卑劣的手段就不是愿不愿意用的问题了,而是变成了山寨的明令禁律了,因为一旦用了,战事胜负不说,很多自家人都会因为底线被践踏而选择离开,届时即使人家不打,自己就从内部先垮了。

另一方面朝廷派下来的军队也是讲颜面的,他们代表的是皇权、是天子、是大燕,所以那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在当时的守将心里是连想都不曾想过的。打仗,很简单,就是一方摆好阵型,另一方冲阵,最后谁剩下的人多,谁便赢了。

基于以上原因,双方的战事往往都是匪众先摆好阵型,然后三通战鼓响,由正规军去冲阵,阵破了,这匪也就剿了,没破,就下次再说。这样的剿匪方式持续了几十年,大家都有分寸,谁也不想把谁往死里整,面子上过得去就好,直至韩昭的出现。

有的的寨子采用依地而战,简言之就是利用自己熟悉地形这一优点,把兵力分散到各个隐蔽角落,待朝廷兵马来到时,就伺机放冷枪。虽说手段卑劣了些,但朝廷的人都不讲仁义道德了,自己也就别死要面子了。对于这种局面,韩昭应对的办法是,从军中组织出一支百人伐木队,像剃头似的,领着全军踩着满地的木屑直接冲到了人家寨门口,匪众见朝廷军马人多势众,便闭门不出。韩昭就命令伐木队拆掉了人家的寨门、周边的栅栏,并继续拆人家的房子。匪众无法,只得四处奔逃。韩昭也不追,只是把为首的几个人捉了,其他的都任由他们去了。

为了减少士兵伤亡,韩昭每次都尽力不和匪众刀兵相接,开打之前先派军中口才好的去游说,这个游说不成就再派个过去,实在说服不了的就想些其他的不用打就能解决问题的招数,水攻啦、火攻啦、施毒放烟啦等等,反正就是什么有效用什么,只要能胜,只要少死人,管他什么国家颜面,管他什么之乎者也。有一次他甚至派人上山偷回了匪首的压寨夫人,逼着匪首缴械投降,气得匪首跳脚大骂韩昭:“小人,卑鄙小人,还是个将军,比我们都坏”

群臣对韩昭的用兵方式也是态度极为分明的,到最后简直分成了两派,每次谈论韩昭的时候都吵得不可开交,燕皇也不予评论,不过但凡有重大战事必先点名韩昭。后青葱关主将有缺,明王极力推荐韩昭领任此职,燕皇也觉得韩昭是一位将才,便下诏同意了。此后韩昭便一直守卫青葱关,这些年虽无战事,他也不敢丝毫怠慢,因为一旦青葱关被破,皇城将无险可守。

。♂丝♂路♂文♂学♂网*♂.su♂ns♂il♂u.c♂om

天才一秒记住【重生流小说】地址:chongshengli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我在异世界召唤明末:边军不退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清末土司王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带着美女闯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我家娘子太体贴大宋小农民臭县令朕怀孕了继兄不善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玄天宗修行记事(HP)Forgive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大唐小说家我在水浒做奸商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乱世种田日常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春枝缠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朕,剩者为王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金玉满唐倒拔三国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谍战风云录:大宋